聽力正常,也值得配戴助聽器
我最近一次以標準化的儀器接受聽力檢查是在去年十月左右,雙耳 250~8,000 Hz 頻率的聽力閾值都在 0~5 dB HL,不論以何種標準來看,都沒有明顯的聽力損失。我從今年四月開始配戴助聽器,我的聽力沒有明顯改變的跡象,純粹是因為配戴助聽器真的很棒,大家都應該考慮這麼做。
自從疫情以來,面對面的口語溝通更加困難;人跟人之間保持的社交距離比以往交談距離更遠,很多人覺得配戴口罩後說話變得費力,口罩以及許多場所加裝壓克力擋板阻擋飛沫卻也擋掉一些聲音,還讓說話者嘴部的視覺線索消失。這段日子以來,很多人感受到外出變得更容易疲勞,卻不知道「聆聽的心力負擔增加」也是其中一項原因。
聆聽困難可以用聽力學治療改善,畢竟助聽科技已經很成熟,聽力師能夠利用實耳測量儀器,針對前述造成聆聽困難的情境,精確調整助聽器設定。這幾個月以來,我外出提供顧問服務及出席線上會議必定佩戴助聽器,聆聽別人說話的清晰度與輕鬆程度回到疫情之前,不再造成困擾。如果你的工作很需要與人進行有意義的交談互動,強烈建議考慮選配助聽器。
利益關係聲明:我沒有從事或參與任何跟助聽器有關的銷售或營利事業。
雖然現在市面上有不少「真無線耳機」提供可放大音量的「通透模式」,或者搭配智慧型手機提供「即時聆聽」功能,似乎可以達到類似效果,價格也不貴(例如 Apple AirPods Pro 定價低於新台幣八千元),可惜很多方面實在遜於助聽器:
重量與電力
Apple AirPods Pro 官方規格標示單個重量 5.4 公克,許多助聽器(加上電池)的重量可以做到 3 公克左右。
主流消費型真無線耳機充飽電大概可連續使用 3~5 小時;現今的充電式助聽器充飽電後,可以連續使用 20~30 小時,許多產品支援快速充電功能、可選購充電攜帶盒,官方宣稱的電池壽命半生期大約都有三到五年左右,不想賭充電式電池的人也可以選擇非充電式機型,使用鋅空電池,通常一顆電池可供應助聽器佩戴一到兩星期的用電。
佩戴舒適度
消費型真無線耳機幾乎都以矽膠或泡綿材質製作耳塞,這是因為主要使用情境是聆聽人工音源(來自電腦、手機、音響設備的聲音媒體),需要在物理層面阻隔環境自然音源(被動式降噪),而且需要避免入耳式耳機脫落,因而相當強調密合及增加接觸表面積;無可避免地,不論使用再怎麼厲害的材質,長時間連續佩戴還是容易造成不適,許多長期佩戴入耳式耳機的使用者大概都有這樣的經驗:耳道或耳廓似乎較容易疼痛、發生外耳炎,耳垢變多、易堆積,耳朵容易有悶塞感。
助聽器的主要使用情境是聆聽環境自然音源(例如面前正在說話的人),而且是要用來長時間佩戴的產品,有許多不同的耳塞形式及材質可以替換。對於聽力正常或只有輕度聽損的人,很適合佩戴耳內接收器型助聽器,使用「開放式(Open)」或「花瓣式(Tulip)」耳塞,大幅降低耳道的負擔及不適感。
註:如果佩戴開放式耳塞覺得耳道有搔癢感,通常表示耳塞尺寸太小,可嘗試更換較大尺寸的型號,或改用花瓣式耳塞。
音質特性與調整
消費型耳機的音色評比通常偏重「感受」,這類產品的設計也是如此,對聲音的呈現著重於沉浸感。但是從商務的角度來比較就會有問題:好聽但是聽不清楚。想像一下大家去唱歌的時候,喜歡把回音效果開到很強,讓歌聲餘音繞梁,但如果交談的聲音也如此,恐怕大半對話都讓人聽不懂。
助聽器的設計一直都是以語音交談聆聽為主,在音質調校取捨上,「清晰度」優先於「沉浸感、自然感」,因為即使在很困難的情境中,助聽器也要盡量讓語音清晰。在娛樂用途上,助聽器大概不會是最理想的聆聽設備;但在專業用途、商務或教育用途上,助聽器的音質特性可以是最有效率的選擇。
除了產品先天設計上的差異,消費型耳機跟助聽器在調整上的差異也很大。消費型耳機的音色通常只能透過等化器(EQ)調整,有些產品簡化到只提供加強高音或加強低音的控制介面;新版 iOS 提供耳機調節功能,調整效果也能儲存在 AirPods Pro 耳機內,但可以變更的調整參數仍然有限。
助聽器提供不同中心頻率的頻道調整,調整時可以精細到 1 分貝步幅,而且可以利用非線性壓縮功能,針對小音量、一般音量、大音量配置不同的增益量,特別適合彌補口罩、擋板造成的音量衰減,讓佩戴者可以把原本的交談對話音量放大到清晰的程度,而對於更大聲的聲音、低頻的聲音則不再擴大音量,讓佩戴者在吵雜環境中獲得相對舒適的感受。
聲音延遲
消費型真無線耳機使用「通透模式」、搭配智慧型手機「即時聆聽」功能或輔助聆聽的 App,聲音延遲可能達到幾十毫秒到上百毫秒,實際上受到很多因素影響,每個人的感受也不同;主流助聽器產品幾乎都控制在 11 毫秒以內,讓一般人無法感受到延遲。
麥克風收音特性
消費型真無線耳機在「通透模式」下,幾乎都採用全向性收音,因為這個模式的設計是要讓佩戴者可以聆聽周遭各種聲音。
現今許多助聽器產品配置可調整的指向性麥克風,而且具備情境辨識自動切換功能,例如在安靜環境交談情境中使用全方向收音,但在吵雜環境交談情境中切換成前向指向性收音,在駕駛或搭乘汽車的交談情境中切換成側向或後向的指向性收音,或者混搭全方向及指向性收音等,這些收音策略及切換敏感度可以進一步微調,以適配每個佩戴者獨特的聆聽情境需求。
選配建議
在台灣,助聽器不是處方醫療器材,意思是任何人都可以直接走進助聽器公司購買助聽器;以聽力正常或接近正常的人來說,雙耳佩戴助聽器的預算可能至少要準備新台幣四萬元到十萬元左右,比較能獲得理想效果。這個預算金額的確有點高,但相對於「獲得理想的助聽器選配服務」而言,還只是小小的門檻而已。
聽力正常或接近正常的人,最適合搭配較低功率的助聽器喇叭元件,以獲得最佳音質,但是台灣許多助聽器廠商主要鎖定重度至極重度聽力損失者,進貨時只準備高功率喇叭元件,沒辦法真正滿足所有聆聽者的需求。
任何助聽器的調整,一定要搭配實耳測量才能確知助聽器的實際效果,但是台灣許多助聽器廠商還不懂得利用實耳測量技術,或者連實耳測量的設備都沒有。調整助聽器的專業人員(聽力師)要能掌握各種聲學環境條件,根據佩戴者的需求特性選擇合適的處方公式及調整策略,而不是被動地對助聽器軟體建議值照單全收。
我自己是有助聽器選配經驗的聽力師,自己手邊有調整助聽器所需的軟、硬體,我向其他單位借用實耳測量儀器來調整自己的助聽器,經歷反覆多次策略嘗試及修正調整(從開放式耳塞改為花瓣式耳塞,從 NAL-NL2 Tonal 處方公式改為 DSL v5 Adult 處方公式),最終在成本預算範圍內,獲得符合我自己需求的效果。我很期待助聽器公司提供這樣的服務,或者至少(名稱跟軟、硬體都更專業化的)聽力所應該要能提供這種水準的服務;然而很遺憾地,此刻我沒辦法提出任何推薦廠商。
我畢竟沒有全國巡迴拜訪各間廠商,也許有這種水準的廠商或聽力所確實存在,只是我不知道而已;如果同業有著這樣的自信,很歡迎留言切磋交流。我覺得市場無比大,只是有沒有去開闢經營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