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涵養] 《大腦這樣「聽」》帶出的聽力照護啟示

本書翻譯雖然出現「質量」、「大體」等不良用法,少數專有名詞跟國內專業領域近年的使用習慣不大相同,有些譯註的拿捏略稱微妙,整體翻譯品質還算不錯,真的值得一讀,請不要因為洪蘭也在推薦者之列而錯過它。

前幾天受到小星星通訊第六十八期介紹,跑去買《大腦這樣「聽」:大腦如何處理聲音,並影響你對世界的認識》回來,用一個週末很愉快地讀完。

這本書設定在科普程度,內容不致於深澀,涵蓋廣泛主題,諸如聽覺歷程的神經機制、耳鳴、噪音、老年性聽損、聽覺輔具的神經學功能等,皆切中要點地說明。本文不打算摘要整理全書內容,只把書中帶出的聽力照護重要啟示再次提出,追加一些經驗與心得,期盼能對同業提供專業上的指引參考。

聽覺輔具及聆聽輔具

聽覺輔具及聆聽輔具做為聽力照護處遇手段,不只是引起或增幅聽覺器官(內耳柯蒂氏器)對聲音的生理反應,更重要地,要能改善聲音訊噪比,使聽覺神經網絡獲得品質更好的豐富聲音訊號。在這個前提之上,口語表達、音樂演出、肌肉運動、正面情緒等元素都能對聽覺神經網絡引起正向回饋循環,使聽覺功能越來越強健。

想要改善「吵雜環境中聆聽」能力,並非把自己沉浸在吵雜環境中「鍛鍊」,反而應該盡可能處於安靜或訊噪比良好的環境,聽覺神經網絡才有機會發展成足以對應吵雜環境的樣態。

聽力正常,也值得配戴助聽器及使用聆聽輔具。改善聆聽訊噪比不但可以減輕心力負擔,也能強化聽覺神經網絡的好反應。

反過來說,再輕微的聽力損失,如果沒有及時使用聽覺輔具或聆聽輔具介入處遇、維持良好的聲音訊噪比及訊號強度,都會讓進入聽覺神經網絡的訊號品質變差,聽覺神經網絡的壞反應逐漸滋長,聽覺功能越來越弱。

聽力閾值劣化到 60 分貝 (60 dB HL) 之後,通常內耳外毛細胞幾乎全數死亡,聽覺神經網絡能夠透過下行(傳出)路徑調節聽覺器官的功能嚴重受到侷限,要想改善進入聽覺神經網絡訊號品質的難度增加,聽力處遇的預後較不樂觀。簡而言之,聽力處遇越早開始越好,不要拖到中重度聽損之後才想要開始。

寬頻噪音與耳鳴處遇

早在多年之前,許多人發現工作時播放一些背景聲音,有助於集中注意力、提昇工作效率。這些背景聲音似乎可以遮蔽環境中其他的聲響,營造出容易進入心流的情境,統稱為遮蔽音,蘋果乾脆直接在 macOS, iOS, iPadOS 等作業系統提供背景聲音功能,可以播放不同的遮蔽音。

常用遮蔽音包括寬頻噪音(如:白色噪音、粉紅色噪音……等),及具寬頻特色的自然情境聲響(如:雨聲、溪流聲、浪濤聲……等)。妮娜克勞斯在本書中提出警告:有些遮蔽音可能降低聽覺神經網絡好反應的質與量!書中建議使用真實具有情境意義的遮蔽音,才不會犧牲過往聽覺神經網絡打下的基礎。

目前臨床上對於耳鳴困擾的處遇方式有多種流派或策略,其中多種運用聲音治療工具。「聲音」在耳鳴治療有幾種不同目的,例如為了遮蔽、為了殘存抑制 (residual inhibition)、為了習服 (habituation) 等,可能使用的聲音類型包括:寬頻噪音 (broad-band noise, BBN)、窄頻噪音 (narrow-band noise, NBN)、凹谷噪音 (notched noise)、碎型音 (fractal tones)、自然情境聲響等。

然而在聽力學及耳科學領域中,主要的研究重心皆著眼於哪種方法最能有效減輕耳鳴困擾,對於這些治療聲音是否可能危害聽覺神經網絡好反應,卻鮮少著墨。試想,如果耳鳴困擾減輕,但是聽覺理解功能卻變差,這樣真的值得嗎?

將本書資訊納入考慮,現在的我在處理耳鳴困擾時,應該會優先選擇以碎型音或自然情境聲響,搭配認知行為療法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CBT)。

音樂、運動

演奏音樂(或唱歌)可以強化聽覺神經網絡的好反應,運動可以減少聽覺神經網絡的壞反應,雙語學習可以在吵雜環境中增加對非語音的敏銳程度。

但另一方面來說,演奏音樂可能長期暴露在過大的音量環境,造成聽覺器官損傷;運動可能增加頭部外傷或撞擊的機率,造成聽覺器官損傷;雙語學習可能造成在吵雜環境中對語音辨識的心力負擔增加。

妮娜克勞斯在本書指出整體還是利大於弊,我則認為從事音樂跟運動都可以選擇好好保護自己(聽力、頭部),關鍵還是在於理解風險跟確實防護;雙語(或多語)學習則要把握前述的原理,確保學習時有充足的聲音訊噪比,如此對於聽理解、閱讀理解、詞彙量的成長才能兼顧,降低吵雜環境中的心力負擔。

jed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