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涵養] 用裸耳語音辨識率預測助聽器選配效益?

在台灣,許多醫院裡的聽力師、醫師,以及助聽器廠商,很喜歡用裸耳語音辨識率來預測助聽器選配效益;如果個案的裸耳語音辨識率較差,上述這些人就認為「配戴助聽器的效果也不會好」。這是很危險的判讀方式,通常來自於對語音聽力檢查的理解不當,或者對助聽科技不熟悉,或者兩者都不懂。

實務上,只有下列兩種個案,可以考慮以裸耳語音辨識率預估助聽器選配效益:

分析這個問題之前,需要明白「裸耳語音辨識率」通常如何施測:在台灣,通常是讓個案在未配戴助聽科技(裸耳)的情況,佩戴聽力檢查用的耳機,透過純音聽力檢查儀控制輸出音量,調整到個案的最舒適音量,從而聆聽測試語音、做出行為反應。值得注意音量的增減完全透過純音聽力檢查儀控制,這種檢查儀器對音量的增減乃是線性、對所有頻率造成相同改變;如果要對應到助聽科技,其效果就是類比式的線性增益助聽器。

這是專業聽力師應該知道的第一件事:裸耳語音辨識率主要反映「類比式線性增益助聽器」的效果。換句話說,如果個案的裸耳語音辨識率達到 80% 以上,表示選配類比式線性增益助聽器就能達到很棒的助聽後語音辨識功能(除非有特殊考量或複雜需求);如果廠商或醫療院所建議選配數位式助聽器(尤其中、高階機型),很可能對方缺乏專業知識,或者缺乏選配調整助聽器的能力,或者銷售的助聽器類型侷限,或者該廠牌的助聽器本質不佳,或者想趁機多賺點錢。

專業聽力師應該知道的第二件事,則是:語音辨識率的靈敏度很差。從《語音聽辨測驗前後測得分之比較》可以看到,以台灣臨床幾乎採用 25 字的施測字表來說,誤差(信賴區間)可以達到 ±24% 這麼大(這可是達到 48% 的幅度);例如同一個人,在 A 醫療院所接受裸耳語音聽力檢查,測得語音辨識率 60%,然後到 B 醫療院所再次接受裸耳語音聽力檢查,測得語音辨識率從 36% 到 84% 都屬合理(未超出信賴區間)。這麼大的誤差,要用來預測助聽器效益,恐怕代表性得畫上大大的問號。

在醫療診斷上,裸耳語音辨識率有其意義與功能:如果純音聽力閾值未超出輕度聽損範圍(聽力損失未達 40 dB HL),典型樣態是傳導性聽損,內耳未損傷,或者感音性或混合性聽力損失,外毛細胞損傷不算嚴重、內毛細胞無明顯損傷,語音辨識率皆應該無異於聽力正常耳;然而這種聽力條件若測得顯著不佳的語音辨識率,例如低於 70%,往往暗示著耳蝸後病變或中樞聽知覺處理異常,則較難單純以助聽器改善聽覺功能。即使是這種情況,也只能預期「選配聽覺科技較具挑戰,可能更需要與其他聆聽輔具及溝通策略搭配」。

除了上述這個情況之外,裸耳語音辨識率能夠提供的資訊實在相當有限。如果不是為了協助診斷病灶,而是為了設計聽力學處置,對於聽力損失達中度的耳朵,沒什麼必要耗費資源實施裸耳語音聽力檢查。

註:如果是要用語音辨識率的進步來證實輔具介入效益,則不能像診斷用的裸耳語音聽辨率那樣以最舒適音量施測,而應該採用與佩戴助聽科技後相同的正常交談音量(例如固定為 45 dB HL)施測,與前一段描述「沒必要實施」的檢查項目不同,請注意。

再從法律的角度來說,《國家語言發展法》保障國內各固有族群使用之自然語言及台灣手語都一律平等、應不受歧視或限制,包括台語、客語、各原住民族語等,皆為國語;然而台灣的現況是連台灣華語施測語料都不怎麼充分,其他的國語材料基本上可謂缺乏,如果個案慣常使用的自然語言不是台灣華語,卻硬是以台灣華語語料施測,更是浪費時間力氣,不具實質意義。

那麼,要如何預測助聽器選配效益?

對於提供聽力學處置服務的機構,大可直接拿出助聽器,依照 NAL-NL2 或 DSL v5 等處方公式選配,以實耳測量確認調整結果確實符合處方目標後,讓個案佩戴著助聽器,以正常交談語音音量測量增益後語音辨識率。

我國《醫療器材管理辦法》第三條附件一〈醫療器材之分類分級品項〉裡面有個 G.3330「全功能型助聽器」,其鑒別說明為「全功能型助聽器是一種電子器材,在聽力測試時模擬助聽器,具有可調節的聲音輸出量、例如接收、輸出及頻率反應。此器材是用于選擇及調整供人配戴的助聽器。」名稱雖然包含「助聽器」,實際上是一種聽力檢查儀器,功能是模擬數位式助聽器的多頻道非線性增益特性,讓個案直接以裸耳佩戴聽力檢查耳機而能預測選配助聽器後的效果。然而就我所知,目前台灣沒有任何醫療院所具備這種醫療器材。

而對於不提供聽力學處置服務的機構,量測個案的可接受噪音值(Acceptable Noise Level,ANL)更有意義。另一方面,也可以照會其他專業領域人員,例如語言治療師、心理師、職能治療師、物理治療師等,進行語言功能、認知功能、記憶功能、執行功能、運動功能、精細動作功能等面向的評估。

聽力學處置是一整套涉及行為改變的複雜歷程,充滿動態與變化,不只/止於助聽器選配;助聽器的「效益」應該依據個案與照護者共同設立的現實目標來評估,甚至語音辨識的表現都不見得是其中要件。聽力師的專業能力包括理解個案需求,轉化成各種可檢驗、可驗證的不同測試,隨著促進個案邁進的過程中,用以檢視及修正策略,支持個案達成的每個里程碑。切勿迷信有什麼單一指標足以定義所有個案,人類的多樣性遠超過此。

jed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