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涵養] 名片觸摸設計與貝爾曼截角 (Berman Corner)

最近因為一些原因,又做起名片。我覺得這是個很好的機會,重新檢討「要怎麼製作名片,才能讓盲人可以獲得等效資訊內容?」

名片上的點字印壓凸起效果特寫
我使用至今的名片是直接在名片上印壓點字(目前在台灣有許多視障者團體可以承接這類製作案件),這個做法的主要缺點有四:首先可以使用的字數相當有限,大概是 15 個中文字加上一串電話號碼,無法再放更多內容;其次是凸起效果對於紙面印刷內容的視覺呈現效果難免有些影響,反而對不會點字的低視能者可能造成干擾;第三是難以製作成多語版本,例如只會英文點字的視障者,無法理解台灣點字內容;第四是名片放久或壓在書本、墊板久了,可能會把點字壓平,失去效果。

註:台灣常用的點字名片製作方式包括直接印壓及黏貼透明點字膜兩種方式。

當時其實我已經在名片上印製 QR Code 二維條碼,我可以透過網頁提供更詳細、兼顧多語需求、具備親和力的內容。但是當年我有個不安:盲人是否可以順利操作「掃描 QR Code」呢?拜智慧型行動設備軟、硬體進步所賜,現在我已經很有信心:盲人掃描 QR Code 可以相當順利且迅速。下一個問題,就是我要怎麼讓盲人知道這張名片上面有 QR Code 可以掃描?當然我遞名片的時候會順口說,但是對方是否能夠記得住?或者,能否在一疊名片中知道有 QR Code 的是哪幾張?

二維條碼旁邊以點字印壓 QR 文字的凸起效果特寫
微軟在適應性周邊的外盒包裝上,利用 QR Code 提供完整資訊網頁。對於「包裝盒」這麼一個外型複雜的物品,微軟標示的方法非常簡單,就是在 QR Code 旁邊用點字印壓 QR 文字 (⠟ ⠗),點字部分不會佔用太多空間,很容易融入整體視覺設計。

二維條碼旁邊以點字印壓 QR 文字,以及二維條碼外框四角印壓凸起效果特寫
與之相似地,微軟在適應性套件說明小卡上也印壓 QR 文字,但是在 QR Code 外框四邊角也壓印凸起,幫助盲人更容易定位 QR Code 位置。

不過,對於一般製作名片來說,印壓 QR Code 外框或外框邊角的成本可能是項挑戰,也許要達到某個印量,才能攤平模具成本。

註:前陣子雲嘉南區職務再設計專案單位的職務再設計專員告訴我:現在市場上興起的 UV 印刷技術可以在各種材質上印製立體浮雕的凹凸效果,也能少量印製,是鋼印之外的選擇。

其實就跟盲人如何簽名跟蓋章很像,不需要完整四個角落,通常(對於慣用手為右手的盲人)只需告知區域左上角,就可以形成充足的空間心像。

如果只想要少量製作(保留給盲人對象),不妨拿微軟適應性套件來用:
圓點、短線、圓圈、叉叉形狀的凸面貼紙特寫短線、長線、圓圈等形狀的透明凸面貼紙特寫
貼在 QR Code 的邊邊角角,很容易搭配名片原本的視覺設計。

其實還有一種設計花樣 (design pattern) 特別適用於名片。因為名片的尺寸不大,形狀也不像包裝盒那樣複雜多面,只要有辦法提示「這張名片有 QR Code」,盲人很快就能掃描成功。這個設計花樣是大衛貝爾曼在 2014 年提出的貝爾曼截角,方法是在平面印刷品(包括名片)的某個角落截掉一角,截掉的那角是短邊 0.32~0.64 公分長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用來表示這個角落的 9 公分見方範圍內有個 QR Code。

因為名片的長邊通常就是 9 公分,所以在任何一角截掉都可以表示名片上某處有 QR Code;有些盲人偏好截在右上角,有些偏好截在左上角,有些偏好截在最靠近 QR Code 那一角,似乎沒有一定要怎麼截。貝爾曼截角的優勢是加工非常容易:自己拿把剪刀也能做,辦公室裁紙機也可以小批量加工。如果要大量製作名片,也許要向印刷廠洽詢刀模,價錢可能比較不一定。另外,對於原本四角就已經裁成圓角的名片,貝爾曼截角的觸覺差異是否夠明顯?從貝爾曼引述的研究結果來說似乎是夠的,但也許值得再與盲人朋友多確認。

jed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