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親和力,或任何產品、服務的親和力,從來不只看技術手段,否則很容易流於「拿到標章但爛得一塌糊塗」的慘狀。惟有從一開始就納入不同身心功能的使用者(廣義身心障礙者),一起發想、設計、開發、測試、檢討、回饋、更迭,才能確保產品或服務以使用者為中心,邁向親和力、消弭潛在的可能障礙。
親和力左遷,從產品/服務生命週期的更早階段開始著手,確認產品或服務的核心價值、內容產製、設計系統與框架等環節,包括所有參與其中的人員以及執行程序,深深影響著親和力實踐。
很快地,有心實踐親和力的公司或組織遇到挑戰:要怎麼知道自己目前做得如何、哪些方面更需要改善?以往總是把產品或服務大量外包採購的單位(例如台灣多數政府機關組織)也遇到挑戰:要怎麼知道哪間廠商有辦法把事情做好?國際標準組織在 2019 年發佈 ISO/IEC 30071-1:2019 國際標準,對這個問題提出回答,公司或組織可以取得 ISO 30071-1 認證,證明自己的人員、程序足以支撐親和力實踐,採購方也能指定廠商應具備這樣的認證資格,篩選適任廠商。
前幾天歸零計畫研討會上,ISO 30071-1 國際標準的主要作者 Jonathan Hassell 在「Audits, Standards and Certifications on Accessibility」場次提出一套免費的計分卡工具,可以協助公司行號或機關團體確認自己的數位親和力成熟度。
數位親和力成熟度計分卡包含大約 70 個問題,大約在 20 分鐘內可以完成作答,完成後可以得到一份 20 頁篇幅的計分結果報告,囊括 9 個數位親和力成熟度維度的評量及改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