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圈圈
這一篇是我給數位文化誌的文章,於 2007/03/08 刊登在 http://mag.udn.com/mag/dc/storypage.jsp?f_MAIN_ID=2&f_SUB_ID=5&f_ART_ID=59949 。請注意,這一篇文章並不授權各位讀者任意作為商業使用。
小圈圈
在前一篇文章當中,我提到了小圈圈主義:對於任何網路服務來說,其參與的成員一定要是同一個小圈圈內的人。這個概念乍看之下跟我們所認知到的網路有所抵觸,網路不是應該是無遠弗屆、把地球拉成平面的媒介、知識全球化的推手嗎?這麼一個開放遼闊的場域,怎麼會是小圈圈呢?
因為參與網路的,是人。
的確網際網路突破了時間跟空間的藩籬,讓住在不同國度的人,也有機會即時交談,也讓長時間累積下來的資訊,能夠整個攤開在人們眼前,供其利用。但是網際網路再怎麼發達,終究改變不了人心。並不會因為資訊發達了,就讓人們對本來不感興趣的議題投注精力,也不會讓原本目不識丁的門外漢,一夕之間變成大師。的確網路造就了許多偉大的人,也幫助很多人開始探索他們原本所不曾想像的世界,單是真正改變人心的乃是人自己,網路的角色祇是催化劑而已。
正因為網路本身是中性的,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各種社會現象,在網路上也更不受限制,好壞皆然。於是原本就會聚在一起的人們,更容易地聚在了一起;原本會排擠外人的群體,也更肆無忌憚地把其他人摒除在外。網路沒有造就大一統,反而是促成了更多的小圈圈,讓原本分散在世界各地、難以聚集的少數人,也能夠形成小眾,並沈浸在他們自己的世界中,決定自己的遊戲規則。
而跟著這種小圈圈文化而來的,正是商機。讓我們這麼來解讀長尾效應:任何市場再小、再少消費者的商品,也有相同的機會,能輕易地暴露在會對之感興趣的潛在購買者面前;而且這些(小眾的)消費者能夠以此商品為基礎而互動,藉此吸引更多同調的小眾消費者前來。長尾效應揭示了經營龐大數量的小圈圈,帶來的經濟效益絕對不亞於以往企圖把所有人都拉攏在一起的模式,甚至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小圈圈並非壞事,而是人類天性,如能順應著這種小圈圈現象來規劃網路服務,更是通往獲利的一條路。可是小圈圈又是怎麼形成的呢?小圈圈的核心是人,促成的工具是網路,這是我們先前就提過的;但是回過頭來看 2004 到 2006 年間的眾多網路服務,有不少企圖建立人際網路的(例如 Orkut 等)卻沒有真的成功⸺他們有網路、有人,到底還缺少了甚麼?
我們可以從 Amazon 的經驗中發現到一個重要的事實:小圈圈的載體是實際的內容,這些內容同時也是維繫小圈圈的向心力來源。多數的小圈圈都是從某個具體存在的內容開始的,例如一本書、一部電影、一首歌、一個電腦程式,然後隨著小圈圈組成份子的成長,這個內容可能也會逐漸擴大成一位書籍作者、電影導演、配樂家等;但是就算這個小圈圈演變成自由閒聊的模式,這些作為載體的實際內容也不會消失,否則這個小圈圈就會自然走向淡化乃至於消失。
所以 Amazon 從書籍開始,維基百科從百科全書開始, SourceForge 從程式源碼開始, VOX 從部落格開始,說穿了都在經營小圈圈團體,而且都是先有了內容後纔把人聚集起來,接著纔產生小圈圈社群;而許多新興的網路服務,例如 aNobii、 HEMiDEMi、 Google 文件等,也不約而同的遵循著這樣的模式,讓內容可以成為經營小圈圈的原料,同時再讓小圈圈貢獻更多內容。
這也就是我在前一篇文章中所提到的,一個好的 Web 2.0 服務,並不是個把所有小圈圈打破並接成大圈圈的服務,反而是讓使用者能夠任意運作小圈圈的服務。
經歷了數千年,老子理想中的「小國寡民」或許會在 Web 2.0 當中得以實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