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打鍵盤] Web 2.0 的迷思與真實,其二

這一篇是我給數位文化誌的文章,於 2007/07/05 刊登在 http://mag.udn.com/mag/dc/storypage.jsp?f_MAIN_ID=2&f_SUB_ID=4&f_ART_ID=74526 。請注意,這一篇文章並不授權各位讀者任意作為商業使用。

Web 2.0 的迷思與真實,其二

上個月我說明了「測試版」跟「標籤」這兩個 Web 2.0 迷思,那比較屬於網站方法論的層次;這一次我則要來說說「圓角框」和「AJAX」,這兩個屬於使用者介面層次的迷思。

最近一段時間中,很有趣的一個現象是,各種網站上所使用的圖形元素出現了一種流行趨勢:網頁介面充斥著圓角框,並且大量運用了金屬/水樣光澤、漸層及倒影效果。你甚至可以在 My cool button (http://www.mycoolbutton.com/) 這類線上服務,或者如 Axialis IconWorkshop (http://www.axialis.com/) 等專門製作圖示的程式中,輕易地做出這種調調的圖案。

因為這種風格實在很搶眼,導致許多人都覺得「Web 2.0 就是要這個味兒」。但,真的是這樣嗎?

所謂的 Web 2.0 概念中,有一項很重要的想法是「不像 Web 的 Web」;包括像是 Web Software 或 Web as Service 等,都是在這個想法之下誕生的⸺我們可以透過網頁這種介面,來完成哪些不是網頁介面的工作呢?「不像 Web 的 Web」其實是很貼近「後現代」這種思維的,事實上要是「後現代」在此刻纔發生,恐怕就會被稱做「現代 2.0」吧。不扯遠,我的意思是說,包括圓角框在內的視覺表現,其實只有一個企圖:讓網頁看起來不像網頁。

明白這一點之後,就會明白這些視覺表現祇不過是眾多嘗試的開始,而不是結束。再過不了多久,設計師們就會對圓角框跟漸層、倒影等效果反感,就好像前一個時代的跑馬燈一樣,轉而做出全然不同的設計。如果堅信設計中一定要有圓角框,大概五年內就會被淘汰;這個世代的網頁遠比前一個世代的網頁要來得有彈性⸺我們已經從方方正正的設計中跳脫,並且也正在從固定不變的設計中跳脫。

意思是說,網頁正在(真正地)成為前所未見的媒體形式⸺任何閱聽觀眾都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讓網頁呈現不同的樣貌,並以不同的方式與之互動。設計師不再是設計出一個樣式就好,更要在各個管道都貫徹設計的理念,讓任何使用者都能感受到設計之所在;圖形介面也是一樣的,不斷地突破現有的成規,永遠不要落入公式化的槽臼,這纔是真正的 Web 2.0。

與圓角框差不多同時興起的,還有個技術叫 AJAX (Asynchronous JavaScript And XML),運用了 JavaScript 及 XML,在瀏覽器及網頁伺服器間多建立一層架構,讓瀏覽器與伺服器間的流量減少,同時讓使用者能更迅速獲得輸入的回應。這個技術也打破了人們對「網頁」舊有的概念,而成為近代對 Web 2.0 的認知之一,甚至成為了迷思:「Web 2.0 就是要用 AJAX」。

但是,就跟圓角框一樣,各位讀者務必瞭解,AJAX 的成功也只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是它打破了原有的網頁互動模式,第二個原因是它的確讓各種操作更直觀方便。但是 AJAX 也不過是這個世代中諸多嘗試的開始,而不是結束;事實上,各大廠商都在做新的嘗試,包括 Adobe 從 Flash 到 Flex 再到 AIR(之前叫 Apollo)的一連串產品,或者如 Apple 隨處運用 WebKit,還有像 Linden Lab 的 Second Life 等,有的是把原本限制在網頁的技術發揮到網頁以外的場域,有的則是把原本不屬於網頁的技術帶進來,跟網頁內容緊緊相連。

這些 AJAX 以外的技術,也都是 Web 2.0 的嘗試;無疑地,它們也都不會是 Web 2.0 的結束,未來勢必還有更多新的玩法。對於 Web 2.0 來說,如何有效率地儲存及取用內容,如何更靈活地把內容重組成有意義且有趣的表達形式,這些纔是真正重要的基礎。從 AJAX 開始,這些嘗試與努力,都在追求讓操作介面更具可用性,並讓網站內容更具親和力。

從圓角框及 AJAX 中學習它們興起的原因,但不要受限於圓角框及 AJAX,纔真正能在 Web 2.0 時代中長存。好啦,這一期說到這邊也差不多了,下一次讓我們再來談談,關於 Web 2.0 網站「使用」方面的迷思吧。

jed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