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打鍵盤] 社群與小圈圈

這一篇是我給數位文化誌的文章,於 2007/05/03 刊登在 http://mag.udn.com/mag/dc/storypage.jsp?f_MAIN_ID=2&f_SUB_ID=5&f_ART_ID=65453 。請注意,這一篇文章並不授權各位讀者任意作為商業使用。

社群與小圈圈

在我前一篇文章中,有讀者提出了疑問:為什麼要說「小圈圈」而不說「社群」呢?的確,「小圈圈」這個字眼多少帶了點負面的味道,但這其實正是我們所需要探索之處⸺關於「人」到底如何在現在的環境中互動的學問。

長期接觸網路的朋友一定知道甚麼是社群。因為社群是所有舊式社交網站的基本⸺舉凡討論區、貼圖區、網路家族、甚至是交友網站,都是用社群的概念所設計的。管理者預先定義出社群,或者由使用者申請了社群之後,就能使用某些功能。這種大家所熟悉的社群式社交機制有一個特色,就是社群本身是公諸於世的;不管加入社群的規則為何、不論非社群成員能參與的程度為何,所有的使用者都可以知道有這麼一個社群存在。

另一方面,這種社群多半採用了中央階級制度,定義了諸多權限等級,由整個社群的總管來管理社群內的各項事宜。也因此,我們可以把這種社群稱做「由上而下」的社群;而這種線上社群的做法,正面臨著時代的考驗。

因為網頁這種媒體,跟其他各種媒體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每一個使用者都可以決定自己眼中的網頁要長甚麼樣子;同樣地,當在這種媒體上社交時,每一個使用者也都要能決定自己與其他人互動的方式。正是這種強調每一個單獨使用者的使用經驗,纔造就了所謂的 Web 2.0⸺由下而上的使用者互動方式。

自部落格以來,新興的社交方式就回歸到社交的基本:以個人為核心,強調即時、富彈性地表達出每個人跟其他人的往來情況。在這種模式中,人與人的關係會變得比較隱晦、難以被他人看見,除非同是圈內人,否則外人難以得知這些關係的存在;人跟人之間大抵上處於平等的地位,每個人都是自己的管理者⸺突然跟誰變得要好、要拉攏誰、突然跟誰翻臉、或者是要排擠誰,完全都在每個使用者自己的掌控之中。

仔細想想這種模式所建立出來的人際團體,就會明白「小圈圈」是多麼貼切的說法。

當然,小圈圈跟社群可以是並行不悖的。社群通常是根據特定的主題,「師出有名」地招募而成,而同樣參與社群的眾人,總是可以發展出自己的小圈圈;另一方面,由於小圈圈的彈性,以及其強調「人」的性質,許多小圈圈甚至會跨越多個社群而形成。

回過頭來看看 Web 2.0 世界中的節點⸺部落格,就更能明白這一點;有人認為所有的部落客都是所謂部落格社群的成員,因此可以成立社團等等,但是明眼人必能明白,部落客間每人觀點不一、立場不同,豈能一概而論?於是有些部落客感情日益漸增,培養了默契,一同行動;有些部落客則把精力拿去做他所認為真正有意義的其他事,而較少跟前述人等行動。但是這些部落客並沒有辦法一清二楚地劃分成若干「社群」,甚至他們的人際關係也會隨時受到其境遇或想法而有所不同。

這正是小圈圈的真貌。

唯有真正參與其中、真正細心咀嚼部落格上的每一樣設施、每一段文字、每一張圖片,纔有機會一窺該部落客所踏入的小圈圈。同樣的事也發生在任何 Web 2.0 網站上,在接續傳統的「社群」之餘,總讓使用者還有辦法能夠發展自己的小圈圈;除了公開的群組外,許多這類網站還提供了(私下的)「朋友」功能,乃至於能夠自訂親人、鄰居等其他人際關係,這就是對於「小圈圈」實務的一種基本做法。

同時別忘了,包括對特定一樣東西(例如 Amazon 或 aNobii 上的一本書)的討論,也都是促成小圈圈的契機;感謝 RSS、Atom 等源料的技術,讓我們能把這些對話延續到自己的電腦上,以及其他的私密角落。這些看起來微不足道的小功能,往往卻也是影響使用者對網頁系統觀感的關鍵。對使用者來說,「社群」是頂過大的帽子,人們更在乎日常所接觸的人(其他使用者);所以能讓使用者把這方面的喜好發揮到甚麼程度,就成了重要的事。

網路世界是由真實世界的人們所驅動的,並非只有那些經篩選的「善意」才會參與其中;人性的兩面都是重要的因子,也都是網頁服務經營者所不該忽視的。

jed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