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打鍵盤] NGO Offline

這一篇是我給自由軟體鑄造場電子報的稿件,刊登於第六十九期。

NGO Offline

前一回我們提到,NGO 所缺少的其實不是合用的軟體、不僅是中文的操作介面,而是擺脫急就章式拼湊所需的情境腳本(和部署計畫),以及抹除對資訊工具焦慮及恐懼所需的經驗。因此在本期我們就要來討論,NGO 在 Online 之前所需的「對於資訊工具的敏感度」是怎麼一回事。

首先要先釐清的是:並非所有的 NGO 都很窮困⸺經濟寬裕的 NGO 其實可以被視為某種公司或集團,當然這種 NGO 自然會有自己的 IT 部門,也就不在我們感興趣的範疇了。我們要面對的 NGO 是另一個極端,就是那種每年年底不募款就會發不出薪水、義工人數可能跟正職員工一樣多、過半數的員工往往得每天加班到七、八點之後、跟電腦有關的事都得找義工幫忙而沒有任何 IT 人員或 MIS 人員的那種 NGO。

在這種背景下,我們馬上能看到幾個重要而基本的問題:沒有 IT 相關部門表示沒有辦法部署任何一貫的 IT 策略,而且沒有可掌握的穩定技術能力;正職員工面對自己的業務量難以再挪出時間嘗試各種解決方案,而且最重要的,沒有錢導致幾乎甚麼事也做不了。

以往自由/開放源碼軟體界對這種使用情境,都是從「沒有錢」這個環節下手,因為自由軟體或開放源碼軟體都可以分文不花地取得,然而就現實來說,非法取得的商業軟體也可以分文不花地取得;於是在沒有可掌握的穩定技術能力,又無法部署任何一貫的 IT 策略的前提下,意味著未來必須耗在協力支援上的成本將大幅提昇。做某一件事有哪些辦法?各種軟體的長處跟短處分別為何?某一套軟體可以有哪些用法?各種軟體間要怎麼搭配混用?這些事情都是 NGO 們所無力觸及的,但同時也是真正影響 NGO 實際運用軟體技術的根本。

在資訊時代,資訊建設就是一種基礎建設,是其他諸多事務所仰賴的根基。NGO 必須面對現實,IT 人員就跟會計一樣必要,部署 IT 策略也跟把電話線拉到每個辦公桌上一樣重要,定期的資訊教育訓練也跟打電話找人上街遊行拉布條一樣迫切。唯有如此,NGO 的 Offline 纔有機會繼續朝向 Online;如果不將資訊建設視為基礎建設,那麼 NGO 就必須認清現實,繼續以前資訊時代的運作方式存活。

在這個過程中,自由軟體/開放源碼軟體還有很多可以使得上力的地方,像是根據使用者經驗改善操作介面及流程,撰寫完善的使用手冊/文件集,或者按照不同的使用情境(桌面出版、招募志工、文件流程、加密通訊等)規劃不同的配套解決方案,也就是在甚麼情況下應該使用哪些軟體、這些軟體該如何設定、組織內的資訊處理流程又要怎樣施行等。可是問題在於,許多靠自由軟體/開放源碼軟體過活的公司,就是藉由提供這些服務來賺錢的,那麼誰應該要為 NGO 無償做這些事呢?

回過頭來,NGO 必須要先能自救。NGO 與其他中小企業有個很重要的差別,就是 NGO 之間常常有聯盟或連橫關係,其實這也是 NGO Online 前的先決條件,在實體上先能團結、串聯了,在虛擬世界中延續這樣的關係纔能繼續維持,否則一切都是假的。為了在實體上能互相通用資訊與資源,開放源碼軟體與自由軟體常常強調的開放格式及高度的可擴充性/可自訂性就顯得格外重要。這就是另一個自由軟體/開放源碼軟體可以使得上力的地方。既然目前沒有任何單一的 NGO 有辦法負擔全職的 IT 人力,其實不妨先組成策略聯盟,再共同招募全職的 IT 部門,開始著手規劃及執行策略聯盟內的 IT 策略。

擺脫資訊系統急就章式的拼湊自是首要任務,因為任何急就章式的拼湊都意味著無限多的漏洞,而且在經驗上非常難以傳承,導致每次有人事流動就要再付出一次適應上手的成本,也會有資料錯誤或流失的風險,更別提敏感資料的外洩問題了。

更甚而者,這樣的 IT 部門應該要能積極參與各自由軟體/開放源碼軟體社群,因為這些社群的草根性都很強,軟體系統的功能、邏輯往往來自社群所面對的實際需求,也很期待直接的參與與貢獻。藉由這樣的參與,NGO 能夠更直接地看到新的技術,以及各種對明日技術的想像,而提高對資訊工具的敏感度;這種敏感度能讓 NGO 面對新需求的時候知道哪些軟體或技術可以解決,而在看到新工具的時候也能知道對 NGO 內能有甚麼好處。

不祇是 IT 部門要有這種敏感度,IT 部門也應該讓 NGO 的其他正職員工也接觸到這個部分;就算是沒辦法直接參與,至少也得安排相關的教育訓練。因為許多 IT 相關的事情,都是必須落實在日常工作及生活中的。諸如加密、備援、通訊、版本管理皆然,而這也是 NGO 員工所普遍缺乏甚至未曾想像過的知識。

另一方面,藉由不斷接觸這類 IT 事物,NGO 員工在日常使用中自然不會再對軟體系統感到驚慌與困惑,開始能閱讀螢幕上出現的文字及訊息,並且能夠做出有效的瑕疵回報及使用建議,這纔有可能樂於去嘗試新的系統與可能;然後,下一期我們纔能邁向 NGO Online 再做討論。

jed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