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涵養] 助聽器公司不說的事:喇叭功率影響音質

本系列大概更像是「就算得罪很多人也要說出來的真相」,冒著生命危險揭露台灣多年沈痾。

助聽器不論外型形式(傳統耳掛型、耳內接收器型、耳內型、耳道型、深耳道型)如何,幾乎都可以依照聽力損失程度更換喇叭元件(或在製作時挑選喇叭元件)。有些喇叭元件用英文縮寫標示規格:Ssmall 或 standard,小功率或標準功率輸出)、Mmedium 或 moderate,中等功率輸出)、Ppower,大功率輸出)、HPhigh power,特大功率輸出)、SPsuper power,超大功率輸出)、UPultra power,極大功率輸出)等;有些用規格組合(matrix)標示,例如:110/40115/50120/60130/70 等,兩個數值當中較大的那個表示最大輸出音量(單位是 dB SPL),較小的那個表示最大增益值(單位是 dB);也有一些以適合的聽損程度(單位是 dB HL)標示,例如:6085100105 等。問題來了:選配助聽器的過程中,由誰挑選要用哪種規格的喇叭元件?怎麼挑選?

在我接觸眾多助聽器廠商的經驗中,還沒有聽聞過有哪個廠商會讓消費者參與挑選,消費者通常連比較不同喇叭元件的機會都沒有,一切都由廠商獨斷地決定。許多廠商挑選喇叭元件的首要考量是「有沒有庫存」,因為多數台灣民眾都會拖到聽力損失很嚴重才願意選配助聽器,多數廠商只引進較高功率規格的喇叭元件;加上少有助聽器廠商善用實耳測量仔細調整助聽器,很多人對助聽器的概念停留在「加減改善一點」,對助聽器功效沒什麼信心,轉而更重視「助聽器可以用幾年」,因此不少廠商抱持著「佩戴者的聽力一定越來越差」的想法,乾脆盡可能選用更大功率的喇叭元件,避免日後因喇叭功率不足而需要更換,尤其在耳內接收器型助聽器(RITE,Receiver In The Ear;或 RIC,Receiver In Canal)流行之前,更換喇叭元件沒那麼容易。

用更大功率的喇叭元件,有什麼不妥嗎?

我在《助聽器壓縮頻道分布》文中稍微提到各廠牌助聽器強力機型的頻率響應上限均明顯較低,例如以 ANSI S3.22-2014 標準施測的話,Widex 助聽器採用的 S 接收器頻率響應範圍為 100~8,450 Hz,而 HP 接收器則是 100~5,800 Hz;意思是:如果聽力損失程度最適合 S 接收器,但廠商因進貨不齊而改用 HP 接收器,結果 5,800 Hz 以上的頻率範圍再怎麼調整也難以理想,導致 /ㄑ/、/ㄙ/ 等子音難以分辨。

更大功率的喇叭元件,不只頻率響應範圍較窄,頻率響應也較不平整。同樣以 Widex 的 S 接收器及 HP 接收器為例,這兩個規格喇叭元件的頻率響應圖型分別如下:
Widex S 接收器的頻率響應圖型Widex HP 接收器的頻率響應圖型
第一張是 S 接收器的頻率響應圖型,第二張是 HP 接收器的頻率響應圖型。S 接收器的頻率響應相當平整,尤其是 100~3,500 Hz 範圍相當優秀;相對之下,HP 接收器的頻率響應明顯可見五個尖峰及四個凹谷,這些尖峰及凹谷都是調整助聽器的挑戰,對音質也有相當的負面影響。

不同喇叭元件的頻率響應之所以不同,簡化來說,是因為:若要在相同的電壓之下提供更多增益(發出更大的聲音),喇叭元件的阻抗就得更小,可以想像成喇叭薄膜越軟,雖然容易推動(引起振動,發出聲音),但也導致很難以更快的速度振動(很難發出更高頻的聲音),也更容易發生擾動,所以頻率響應範圍變窄、頻率響應也較不平整。

助聽器的喇叭元件(接收器)值得仔細挑選,選配助聽器的過程需要搭配實耳測量,找出恰到好處的接收器,才能獲得最佳音質、獲得最佳效益。尤其選購高階助聽器時,如果搭到功率太高的接收器,反而浪費高階助聽器的壓縮頻道,相當可惜。

jed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