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餘瑣碎] 我國聽力師的發展困境(續)

最近幾天台灣北部某醫學中心舉辦聽覺醫學論壇暨國際研討會,看了一下議程跟講者背景:語言治療師、教育博士、醫學工程教授、耳鼻喉科醫師。沒有聽力師

六年多前,我曾經寫過《我國聽力師的發展困境》,現時環境條件稍微不再那麼嚴苛,卻更凸顯國內聽力師團體內部的矛盾:有一定比例的執業聽力師更在意「職場穩定性」,意思是需要做的事情、提供的照護服務項目與內涵在自己退休以前最好不要有任何變動。

這個說法不是無的放矢。日前討論輔具評估報書修改期間,任職某醫學中心的資深聽力師即明確發言表示「同仁一致希望扮演好行政橡皮圖章的角色,要求聽力師公會全聯會盡量簡化聽力照護的服務內容及內涵」,可見一斑。另一位任職某聽障相關非營利組織的資深聽力師在許多不同會議中多次發言,提出在各種聽力照護相關的福利及服務政策與實務中,盡量採用最少的考量因素、用最簡化的方式去論述服務成效。

我親耳聽過某位聽力師表示「改變跟進步當然好,但是應該等到我退休後再改變」,還有多位聽力師面對專業發展時表示「不要弄得那麼累嘛,大家就是糊口飯,下班後還有家庭要顧」。位處相對上位(行政資源、話語權)的資深聽力師圖的是自己的舒適圈,代價其實是年輕世代聽力師的產業結構與前途;這麼一想,世代衝突當真無所不在。

jed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