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聽覺發展量表
四月份時聽語學會在台北舉辦「助聽器成效評估及聽覺行為量表工作坊」,會中講述 MAIS/IT-MAIS(聽能統合)、PEACH(聽能暨口語表現)、LittlEARS(聽覺行為)、ELF(聆聽距離)、SIFTER/Preschool SIFTER(學業表現)等不同的嬰幼兒聽覺行為量表。前述多數量表在臨床使用上都面臨相同的幾個問題:尚無中文常模、需耗時訪談填寫;其中 LittlEARS 卻沒有這些問題,是我覺得有機會對醫院臨床環境有所貢獻的工具。
LittlEARS 係由 MED-EL 提出、後納入 The University of Western Ontario Pediatric Audiological Monitoring Protocol (UWO PedAMP) v1.0 的量表,此量表適用於聽覺年齡(聽常兒童的聽覺年齡等於生理年齡;聽障兒童的聽覺年齡為從助聽器或人工電子耳介入生效後起算的年齡)0 至 24 個月大的嬰幼兒,量表僅含 35 題是非題,由家長或主要照護者根據觀察過的嬰幼兒行為勾選,含指導說明大約只要 5 分鐘以內就可以填寫完畢,且結果判讀也不會受到語言版本而有所不同。
我將 LittlEARS 重譯製作成《嬰幼兒聽覺發展量表》,含計分圖表,可雙面列印成一張 Letter 紙,便於臨床使用。此工具的臨床價值在於能夠提供量化且視覺化的結果,評估嬰幼兒的聽覺發展是否已經顯著落後正常發展者;對於已確知發展落後的嬰幼兒,介入後追蹤施測則可看出個案的發展是否有跟上正常發展者。這不但可提供診斷、介入、復健、創健的額外參考資訊,也會是對個案家長資訊性諮商時相當好用的工具。
0 至 24 個月對聽力師來說是個相對棘手的年齡範圍,我們有一些電生理檢查還有一些行為檢查可以著手,可以推估這個年齡範圍的嬰幼兒聽閾,我們也知道把行為檢查中一些顯著的個案反應拿出來向個案家長說明,但是這些反應畢竟不是發生在個案的日常生活環境中,加上嬰幼兒容易因中耳炎而導致聽力波動,我覺得需要提供更能夠讓個案家長感同身受的資訊,讓個案家長知道目前這些聽力的變動,是否如何影響到個案的聽覺發展。極少數中樞聽知覺處理異常的個案在推估聽閾時雖有不錯反應,但是其聽覺發展也還是可能落後於正常個案,這可能也可以由此量表透露。
這份量表可以在個案候診或候檢時先由助理提供給個案家長填寫,或許也可以交付小兒科、家醫科、復健科等相關科別,作為是否需轉介的參考;因語言問題尋求語言治療師協助的嬰幼兒個案,也可以利用此量表快速確認個案之聽覺發展。確診為聽力異常之新生兒個案也應可在介入的不同階段導入此量表,如此除了可有聽力學方面的資料外,再多獲得聽覺行為發展的量化結果,更能實證介入成效。
LittlEARS 這樣的量表較非台灣醫療機構的典型施用工具,但是我想有機會就可以嘗試施行,不管是獲得好的結果或遭遇任何困難,也都可以再提出彼此討論;如果我有設想不周或論證邏輯瑕疵處,也請隨時不吝斧正。
註一:UWO PedAMP v1.0 手冊在第 29 頁起有 LittlEARS 的背景資訊,第 32 頁起有常見問答集,第 38 頁起還有一些個案,討論如何運用 LittlEARS 輔助介入,值得各位花時間看過。
註二:LittlEARS 有簡體中文版,且中國的學者在去年有發表論文驗證該簡體中文譯本,但我細讀考量後覺得不宜將簡體中文版轉換為繁體中文沿用,因為其內容用語及符號使用等都不符合台灣習慣,例如稱「催眠曲」「看到汽車說“嘀嘀”」等,版面編排也不適合在醫院環境內使用。
我製作的版本係重譯並略作調整潤飾,尤其是舉例說明的部份,例如第六題中國譯為「當收音機或 CD、錄音機打開時」,我改譯為「音響、錄放音機、手機或平板電腦(沒有讓孩子看到螢幕畫面)開始播放音樂時」,使其跟上時代變化;中國譯本出現大量西化用語「他(她)」,我譯為更符合中文句法習慣的「孩子」。
我也調整版面編排,使整份 LittlEARS 含計分圖都能納於病歷紙內,篇幅較簡潔清楚,偏重於量化計分的部份,省略原始 LittlEARS 最後兩題開放填寫但不計分的問答題,所以沒有沿用原本的「LittlEARS」名稱,改稱《嬰幼兒聽覺發展量表》;我沒有跟 MED-EL 聯繫合作或取得使用授權,也沒有按照 MED-EL 提出的本地化流程,確認用語的難度水準及執行「回譯」驗證步驟,所以目前這樣的量表並不適合正式納入病患病歷或公開到院外。
不管是我譯的版本或簡體中文轉換為繁體中文的版本,在台灣其實都沒有做過研究驗證,這是已知的弱點。但是如果真的打算循正式管道與 MED-EL 合作發展 LittlEARS 台灣版本,我誠摯認為不要偷懶沿用中國譯本,以免浪費精力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