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涵養] Etymotic ER•4 與妳的耳朵

話說在前頭,每一隻耳朵都是獨一無二的,就算是同一個人身上的兩隻耳朵也絕非相同或百分之百對稱;所以在此所提到的各種現象或數據,都不見得適用於每一隻耳朵,而僅供參考而已。

再次強調,塞入式耳機對聽覺一定會造成影響,如果可以的話最好不要時常使用;即便是像 Etymotic ER•4 MicroPro™ 這樣的耳機也是一樣,不宜長久配戴。本文的目的在於說明各種使用此類耳機(常常被忽略)的注意事項,包含耳機的保養方法,以及耳朵的保健之道。


Etymotic ER•4 是 Etymotic Research 的知名產品,甚至被譽為「最好的耳塞式耳機」; Etymotic Research 這家公司其實是做醫療儀器起家的,各大醫院耳鼻喉科的聽力室中,就常常可以看到該公司的插入式耳機 ER•3A ,作為聽力檢查的標準設備,由此可知這家公司的專精之處。(當然祇是這樣說說實在是缺乏科學精神,改天我們可以來做做實驗,加以驗證。)

由於 ER•4 配戴時整附耳機幾乎沒入外耳道,因此也有人稱之為「耳道式耳機」,以與一般的耳塞式耳機區隔。當妳初次配戴這樣的耳機時,最明顯的感覺會是「噪音變多了」!這似乎與該耳機所標榜的噪音阻隔效果相左,其實不然;無疑地,來自外來世界中的聲音,在妳配戴了這附耳機時將難以傳入妳的耳內,但是同時,來自妳體內的聲音卻會變得明顯:呼吸、脈搏、吞嚥甚至是肌肉的收縮,都會發出聲音,並以妳的身體為介質傳入妳耳中。

上述這些聲音平常就存在著,但是一方面平常有更多更大能量的聲音刺激,所以妳的聽覺系統對於這些體內噪音的敏感度會下降;另一方面因為這些體內噪音的能量,大部分會藉由妳的外耳道散發出去,而非傳入妳的內耳,可是當妳戴上如 ER•4 這類完全密合的耳機時,整個聽覺系統的阻抗匹配就會改變,使得這些聲音能量往回傳回內耳,而產生聽覺。簡而言之,當妳戴上 ER•4 時,傳入內耳的體內噪音能量會變多,同時聽覺系統對聲音的敏感性會增加,因此產生了這樣的感覺。

由於這樣的情境是違反自然的,因此長久下來對於妳的聽覺系統可能會有不好的影響。在缺乏來自外在廣泛微量噪音刺激的情況中,聽覺系統一部份為了抵禦噪音而存在的保護機制將會削弱,這使得妳的聽覺系統此刻會變得較為脆弱,有些人會因此而產生聽力損失,另外一些人則會由於聽覺系統阻抗匹配的變動,而誘發出耳鳴

縱然 ER•4 能有效阻絕來自外在的噪音,讓妳僅需用微小的音量就可以聆聽音樂,上述的傷害仍舊是可能發生的。

除此之外,正常人的外耳道會自然地分泌油脂,用來吸附入侵外耳道的異物(這也就是耳屎的由來),接著外耳道壁的纖毛細胞會行纖毛運動,把入侵外耳道的異物往外排出。理論上,除非這些油脂分泌的量異常地多,或者纖毛運動的效能不佳,使得耳屎無法自然排出,大量堆積在外耳道,甚至結塊或變硬,否則妳應當盡量不要去挖耳屎⸺因為在妳挖耳屎的當下,妳會刺激到外耳道那些負責分泌油脂的細胞,使得油脂分泌量變多,耳屎也因而變多。

很不幸地, ER•4 這樣的耳機,對妳的外耳道來說,正是標準的外來異物。所以如果妳經常配戴 ER•4 ,大概會發現耳屎有增加的趨勢;有些人的外耳道比較敏感,甚至可能會紅腫、發炎,或引發打噴嚏的反射行為(刺激外耳道或耳膜將可能引發打噴嚏,這是一個自然生理的反射弧,但是並非所有的人都會這樣)。就算祇是耳屎的增量都會是個麻煩,因為妳的耳朵可能會開始覺得癢,妳一忍不住就會開始掏耳朵,而且這些耳屎還可能附著在妳的 ER•4 上,造成衛生問題並干擾耳機的正常運作。

如果已經有耳屎附著在妳的 ER•4 上了,那麼我會勸妳在耳屎堆積到 ER•4 的過濾器 (filter) 前,就先清潔一下 ER•4 的耳塞。這不祇是為了省錢而已(嘿,過濾器可是要錢的啊),更是因為過濾器是否裝妥、材質、構造、位置等,也都會影響到 ER•4 的表現(有興趣的人不妨參考一下助聽器中的阻尼器,看看阻尼器的擺放位置、材質等,會對最後輸出的聲音造成些甚麼影響),所以為了妳的 ER•4 著想,能不要動到過濾器就別去動它吧。當妳要清潔耳塞的時候,請不要貿然使用酒精甚至丙酮這類有強烈揮發性的有機溶劑,他們的確對於清除耳屎很有力,但是他們也可能會讓妳的耳塞變質(變硬、變脆)。水是最佳的中性溫和有機溶劑,在多數的情況下,用棉花棒跟面紙沾少量的清水,就可以把妳的耳塞清得很乾淨了。切記:務必等耳塞內外都徹底乾燥之後,纔可以接回 ER•4 。

再次提醒各位,不要時常配戴 ER•4 ,也不要長時間連續戴著 ER•4 ,務必安排合宜的間歇休息,這樣對妳的耳朵跟對妳的 ER•4 都會比較好。

好,嚇人的部分講完了,接下來要來談一些使用的訣竅。

許多人初次使用 ER•4 時會覺得效果不好或沒有密合,這是由於戴法錯了。在 ER•4 使用手冊的第七頁有個簡短的說明:

將耳朵向後上方輕拉,即可將耳塞緊密地塞入外耳道。手冊裏沒有告訴妳為什麼要這樣,現在就由我來說明:

人的外耳道是彎的,大致呈S型,小孩子的外耳道彎曲程度較大,成年之後會較直一點。這種彎曲的狀況因人而異,而且會影響到外耳道對外在聲音的共振效果;在臨床聽力學上,例如進行助聽器選配的時候,為了要得知每一隻耳朵的外耳道確切形狀,我們會採用矽膠鑄模的方式,取得所謂的「耳模」。典型的耳模長得就像這樣:
一對藍色的耳模
圖中白色的部分是塞在外耳道內、靠近耳膜處的海綿,目的是為了避免矽膠灌入中耳;至於耳模的顏色則會因灌注的材料而有所不同,各家廠商的顏色均異,從白色、藍色、粉紅色、綠色等都有。圖中左邊那隻是左耳的耳模、右邊那隻是右耳的,要判斷耳模是哪一邊耳朵很簡單,祇要先把外耳道的部分(就是附著著海綿的那端)朝下擺,然後看圓弧部分的朝向即可。

如果我們把耳模按照正常人直立時外耳道會呈現的走向放好,然後從頂頂往底端看去,看起來就會像這樣:
左耳的耳模,從頂端往底端看
這張圖片是左耳的耳模,圖的左側是腹面、右側是背面。我們可以看到外耳道可以用下圖中的紅線切成三段:
耳模的外耳道部分被紅線切成三段,並以藍色的箭頭標示出外耳道的走向
從上圖中的藍色箭頭,可以清楚看出來,外耳道往耳膜的走向是先往背側彎,再往復側彎。所以如果妳拿起 ER•4 就逕往外耳道內塞,可以想見在外耳道的第一個轉彎處就會卡住:
第一彎道處就會卡住
解決的方法很簡單,就是把妳的耳朵往後面拉(也就是往背側拉過去),這時外耳道的形狀就會改變(底下這張圖誇大了,實際上的改變幅度纔不會這麼大呢):
把耳朵往背側拉,外耳道形狀的改變
這時候外耳道被拉直了,因此耳塞就可以輕鬆地塞進去:
耳塞可以塞到外耳道深處了

外耳道除了這樣前後(腹面—背面)彎之外,也會稍微上下彎,第一個轉彎處其實是向背—頂的方向,第二個轉彎則是向腹—底的方向;因此為了要把外耳道拉直,妳會需要把耳朵往後上方拉。如果妳曾經去過耳鼻喉科檢查耳朵,醫生用檢耳鏡要看妳的耳膜時,也會像這樣子,把耳朵往後上方拉。

當然,當妳把耳塞放入、手也放開的時候,外耳道會恢復原來的形狀,這時候耳塞就緊緊地被卡在外耳道內了。當妳要把耳塞取出的時候,也是一樣先把耳朵往後上方輕拉,就可以順利取出耳塞。不過要特別提醒一點,不論是塞耳塞或取出耳塞時,都應當慢慢來;太激烈的動作可能會造成壓力巨幅改變,而把耳膜扯破!

還有一點要補充:喫飯或睡覺時切勿戴著 ER•4 ,因為外耳道在嘴巴咀嚼或側躺/趴睡時都會變形,此刻如果妳還戴著 ER•4 ,就可能受傷!

啊,以上都沒有討論到音質甚麼的,這部份就請等我做完實驗再來向各位報告吧。

jed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