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總言之, 聽覺神經細胞是無法再生, 常期接受噪音(>89分貝)有損聽力.
[ Jedi's BLOG ] ⏩ Etymotic ER•4 與妳的耳朵 ⏬
總言之, 聽覺神經細胞是無法再生, 常期接受噪音(>89分貝)有損聽力.
如果用頭戴式耳機
會好一點嗎?
使用剛買的 Shure E3C 耳道式耳機聆聽音樂之餘,正需要這種專業保健的文章來提點啊..
摒除戴法的原因解析、耳機清潔不講,光是睡覺時儘量少戴這點,就與討論區上一堆『放心~戴著睡OK啦』的言論大相逕庭,難怪最近覺得右耳折起來有些疼痛,還以為是睡覺時的戴法有錯呢!
一般人會覺得不會壓迫到外耳殻,就可以在睡覺的時候戴著,卻忽略了因為睡姿可能會改變外耳道形狀,而產生另一種傷害。
的確,如果對於睡覺的時候可以四平八穩躺得好好都不會翻身的人來說,戴著這類耳機睡覺似乎並不是太怎麼樣的事。
了解, 確實不適合用總言之, 謝謝訂正.
不好意思,想轉貼一下,放在耳機論壇
Jedi, 你好
我把你的文草轉貼在下面連結的網址:
http://www.mingo-hmw.com/phpBB2/viewtopic.php?p=172481#172481
我的耳呀
就是SHARE E3C用太久
出門走路只戴那副E3C
不到一個月耳朵裡就開始痛了
我想如果要再選的話...我不會選耳道式的了XD
讓我轉貼在我的 Blog ,謝謝。
Jedi,你好!我想把这边文章转到耳烧论坛上去.可以吗?谢谢!
blog主會介紹這篇文章,想必一定也是耳道式耳機的使用者,才會如此注意耳道式耳機.最近我也要購入 WESTONE 的 UM1, 人稱最重視舒適度的耳道爾機品牌.
我想, 耳道式耳機, 是很多受不了外界噪音, 也不喜歡把音樂音量放很大聲的聽者最後的抉擇. 如果像我平常就有使用 3M 橘色的泡棉耳塞的人, 這樣平常就塞耳塞(普通的耳塞,不是耳道耳機), 對聽力也會有影響嗎, 對耳道內的健康也會有影響嗎 ?
恩... 我想, 這是一個還可以繼續討論下去的問題吧... ^^
好文!对我很有帮助,谢谢!
转贴到耳机俱乐部论坛,希望有更多的人能从中受益。
http://bbs.headphoneclub.com/read.php?tid=80976&page=e#a
紧急啊 !!!!
老兄,上面的外耳道走向图是从哪里弄来?
我觉得应该是右边的外耳道,而不是你所说的左边。外耳道的走形是前内,内上,再后内下
給上面那位老兄
那個圖片是左邊的外耳道
呵呵^^
關於Jedi提出的這個問題
最近ASHA也開始重視囉
可以上它的listen to your buds網頁
http://www.asha.org/listentoyourbuds
裡面除了要我們限制聆聽時間 限制音量以外
重要的是要UPGRADE我的的耳機
我覺得降噪耳機是不錯的選擇
可以參考BOSE的網頁
它出的耳機是採用Phase Cancellation的方式呢
不會影響音質 只針對持續的噪音作消除喔
http://tinyurl.com/kstw4
我很久以前也買過一支 Sony NC-11 啊,記得某些實驗室有自己做的,大約 10 美元就可以買到。
說真的,說不會影響音質絕對是騙人的;那一類的耳機當然有其擅長,但是也有其限制,不過我想之後有空的時候,我再來寫一篇探討吧。
如果有辦法的話,不要用耳機還是比較好的。
文中有提到"水是最佳的中性溫和有機溶劑"。水是有機溶劑嗎?我個人覺得有些疑惑。
真是很好的文章
我自己也有一隻ER4P,是隻不可多得而且音質難以挑剔的耳機
不過針對文章細節我有幾點疑問想請教一下
我所知道聽覺系統物理機制上的保護似乎只有三小聽鼓上的鐙骨肌反射,鐙骨肌會收縮減少聽骨傳到耳蝸的能量
而鐙骨肌反射機制目前已知好像只有兩種情況下會啟動,一個是當突然有很大的噪音的時候,另一個則是要開口說話的時候
而似乎這機制在一般生活音量是不作用的
那耳道式耳機戴上後感覺到的聽覺變靈敏會不會只是因為外界雜音遮蔽效應的減少?而使我們可以注意到平常難以注意到的一些小聲音?像是由身體軀幹骨骼直接傳入三小聽骨的聲音
這一個小疑問想請教一下囉,當然以預防的觀點我是絕對贊成使用上一定要注意聽覺保健
百忙之中還煩請幫忙解或囉,謝謝
真是很好的文章
但是我有點疑問 在14行有提到"由於這樣的情境是違反自然的,因此長久下來對於妳的聽覺系統可能會有不好的影響"
這樣是否代表 違反自然=不好? 所謂的不自然又是?
該句的意思是說,你的耳朵並不是設計來在那樣的情境中使用的。
就跟你的身體如果總是處於「連續工作 72 小時,然後睡覺 24 小時,接著又是連續 72 小時的工作」的情境,我也會說那樣「違反自然」。
參與迴響
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