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本來就不該變成企業經營
今天早上,位於土城的北城婦幼醫院傳出有多名嬰兒集體沒有生命跡象,此時已知有一名嬰兒性命垂危中。
關於這一次的事件,院方早期的說詞是「劑量用錯」,但是後來承認是「肌肉鬆弛劑」……
好的醫療人員似乎越來越少,好的醫療院所也隨之越來越少。環顧醫學院裡打混摸魚的眾多學子們,其實不難想見當今的醫療如果沒出事,也頂多是暴風雨前的寧靜。
這絕對不是危言聳聽,但是我卻一直在想,為什麼我們的制度生病了?為什麼人們只懂得汲汲營營於利益,卻忘記對人的最基本關懷?
我好像講太快了,我試著講慢一點。
有一個假設,服務業的服務品質會跟同時間接受服務的人數成反比。然而在所謂健保整體預算以及中小醫院紛紛喊著邁向中小企業發展的「努力」之下,現在的醫院往往無所不用其極地把每一分人力壓榨到最極限為止。
這意味著如果曾經有某一個護士有辦法同時照顧100個新生兒,至少看起來樣子像,那麼就不能夠有任何護士照顧少於100名嬰兒。或者,如果一個冰箱容積十公升,而一罐疫苗容量10毫升,那麼該冰箱無論如何都得擠下一千瓶疫苗。
聽起來很不合理,但是這真的似乎就是多數醫院會採行的白癡邏輯。為什麼?因為這些人的學長姐、老師們,甚至是學校的行政單位,向來也都是秉持著同樣的心態在做事。
你可知道國內某醫院耳鼻喉科號稱大師的榮譽主任,只要是中耳炎一律開刀?只要是重度聽力損失一律開人工電子耳?只要眩暈檢查一律毫無人道可言的使用接近冰點的冰水灌注來進行溫差測驗?
醫療與教育,一旦開始斤斤計較起來,就只會培養出同樣斤斤計較的人來。
這是全民造的孽,現在報業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