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學習研習班:「網路自主學習資源」講義
講義下載
本講義除供線上瀏覽外,另提供 Adobe PDF 格式的檔案,下載網址為:
http://Jedi.org/p4/slide/20080919-20080925/handout-resource.pdf
何謂學習
我們都在學校待過一、二十年以上,「學習」是個伴隨你我成長的字眼,並且讓我們能獲得此刻的工作機會與生涯。然而,「學習」就只是枯坐在課堂上、書桌前嗎?隨著時代演變,許多事情都有了新的面貌,或許這也是個讓我們重新思考「學習」的好機會。
最傳統的「學習」往往發生在學校環境中,亦即以預先編譯好的授課綱要,以達成預定的進度或能力範圍為目標,採固定授課方式(講課、作業、測驗、檢討等)的學習模式。我將這種學習稱為「建築式的學習」,因為這種學習就跟建築房屋一樣:根據事先畫好的藍圖施工,採用一定的工法來搭建,並且明確地知道建築成果會長甚麼樣子。
「建築式的學習」是種著重於環境的觀點,若改以學習者的觀點為主,則「學習」也可以描述成是一個人在特定的時間與空間,將心力集中於某一項活動上。這種觀點的「學習」我稱為「活動式的學習」;由於「活動式的學習」強調的是學習者的精神狀態與態度,而不是別人準備了些甚麼,也不見得有預期目標,所以將「學習」的範圍稍微增廣了。舉例來說,負責籌畫一次讀書會,或者準備一套課程,其實也都是一種學習。
我們還可以由人的心境變化來定義「學習」。在多數的情況下,學習的第一步是「知道」某一件事,例如某一個科學定理、某一套經濟學法則、某一個數學公式等;經過初步的闡釋或實證後,我們會開始「信任」那個科學定理、經濟學法則或數學公式,而放心地加以使用──例如參與考試的時候,我們會套用數學公式來解題,代表了我們已經「信任」那個公式可以得出正確答案了。不過「信任」並不是學習的終點;雖著再三的使用,我們將逐漸地把這些我們所「信任」的事,內化成我們本能反應的一部分,就像喝水能止渴、東西會往下掉一樣,這些事情我們無須再思索,就已經用於日常之中,這個時候我們就又從「信任」邁入了「相信」的階段。這種由「知道」而「信任」而「相信」的學習,我稱為「歷程式的學習」,亦即強調學習是經由一整個歷程而完成的,而不是單獨的輸入─輸出反應而已。
「歷程式的學習」強調的是人內在的變化,如果我們再考慮人與環境、與其他人的互動,則又可以產生對「學習」的不同看法。無論是「建築式的學習」、「活動式的學習」或「歷程式的學習」,一開始都是來自外在環境或人的刺激;人對於刺激都會有力及的反應,但是這種反應並非真的學習,當那些刺激的作用延續下去,讓人加以反芻沈澱時,纔是進一步地在學習。反芻沈澱之後,如有所獲,這時還要能夠進一步地表達出來──部落格、說給別人聽、傳教等,接著又會對別人產生刺激,繼續引發反芻沈澱、主動表達等……這種對「學習」的觀點指出,「學習」是一種生生不息的循環,而不是到某處為止而已。我將這種觀點稱做「週期式的學習」。
在「歷程式的學習」及「週期式的學習」當中,強調的其實是學習者自身的「體驗」,這包含了邏輯的「知覺」部分、感官的「感受」部分,以及情感的「情緒」部分,這種我稱為「體驗式的學習」中,強調的是親身參與、多重感官、理智與情感併用的歷程與週期,是一種全人式的學習,也是影響最為深遠的一種。甚至連當代的行銷理論,都借用了這種體驗式的概念,來「教育」消費者。
上述的每一種「學習」並沒有所謂誰對誰錯,純粹只是在不同觀點、不同目的下而產生的解讀不同;對於自主學習者來說,這些都是學習的方式,也都很重要。因此我們將介紹一些不同的學習資源,並說明這些資源適合用於哪一種學習模式,重點將在於我們能如何掌握這些資源,即知即行,這纔是 Web 2.0 數位時代自主學習的真諦。
數位學習
進入了數位時代之後,學習也變成「數位化」。跟數位時代以前的學習相比,現今的資源與工具在輔助學習上更為彈性,例如我們可以運用搜尋引擎查詢,或者是透過資料庫檢索,並且可以將數位內容以極低(幾乎沒有)的成本加以複製,得到一模一樣的副本,並改變其媒體格式(例如把文字檔變成有聲書),或者是用不同的方式來剖析同一份原始資料,而獲得不同的觀點。
這些能力使得數位時代的內容與工具都更能自由利用,這是古早年代中所完全無法想像的。由於有了這等突破,所以現今的數位學習往往不再受到時間、空間等拘束,也因其型態的多變,纔有了前一節所述的各種不同學習理論出現。
我們甚至可以說,祇要有心,就可以學習。
數位自主學習網站資源
以下分別列出與數位自主學習有關的網站資源:
課程網站
- 台北e大數位學習網:http://elearning.taipei.gov.tw/
- 公務人員終身學習入口網站:http://lifelonglearn.cpa.gov.tw/
- 文官e學苑:http://ecollege.ncsi.gov.tw/
- 電子化政府網路文官學院:http://elearning.nat.gov.tw/
- 台灣e(醫)學院:http://fms.cto.doh.gov.tw/
他山之石
- MIT OpenCourseWare:http://ocw.mit.edu/
字典與百科
-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http://dict.revised.moe.edu.tw/
- 國語辭典簡編本:http://dict.concised.moe.edu.tw/
- 成語典:http://dict.idioms.moe.edu.tw/
- 異體字字典:http://dict.variants.moe.edu.tw/
- 國家語文綜合連結檢索系統:http://www.nlcsearch.moe.gov.tw/EDMS/
- 和信超媒體線上字典:http://cdict.giga.net.tw/
- Yahoo! 奇摩字典:http://tw.dictionary.yahoo.com/
- Yahoo! Babel Fish:http://babelfish.yahoo.com/
- Google 翻譯:http://www.google.com.tw/translate_t
- 中華百科全書: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
- 台灣大百科全書:http://www.taipedia.org.tw/
視覺化
- IBM Many Eyes:http://services.alphaworks.ibm.com/manyeyes/
- MindMeister:http://mindmeister.com
體驗環境
- Second Life:http://secondlife.com/
其他參考資料
- 公共電視觀點 360 第 72 集:虛擬世界的第二人生:http://Jedi.org/blog/20071006pts360/
- 再次說到 Second Life:http://Jedi.org/blog/archives/005772.html
- 再談 Second Life 上的圖書館:http://libraryviews.blogsome.com/2007/03/23/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