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餘瑣碎] 大學評鑑

今天因故外出,在移動間突然有個很妙(意思就是不周延,實現機率趨近於零)的想法:有沒有辦法提出一個簡單又公平的方式,來取代現行的大學評鑑?

這個想法的背景是我覺得台灣的大學院校為了一個評鑑,消耗過多資源,還導致離教學工作越來越遙遠;我以為,大學評鑑的目的是影響各校所能夠分配到的國家資源(簡單來說,就是國家發的錢),為了要鼓勵各校蒸蒸日上,所以對國家貢獻最多的學校,就撥給最多經費,反之毫無貢獻的學校實在沒理由分到納稅人的付出。

答案呼之欲出。既然大學院校評鑑的關鍵在於分到更多(來自稅收的)款項,評鑑任何一所學校的最佳方式,莫過於:所有畢業校友最近一個年度的平均納稅金額

職業無貴賤,繳納最多稅款的人,不管從事哪一行業,都是對國家實際運作支出貢獻最多的人。如果有所學校,所有畢業生都是納稅大戶,這所學校理所當然應該獲得更多經費,培養出更多繳納更多稅款的學生。

這裡有一些衍生的細節及問題需要進一步解釋:

納稅金額!會不會有個資疑慮?
公布的資料只應該有「平均」,不應該出現個別校友的納稅情況;每個人從哪間學校畢業、納稅金額有多少,則早已在我國政府的掌握之中了,不是嗎?
成立不到十五年的學校怎麼辦?許多校友都還沒有爬到高收入的位子,納稅金額就不會多呀!
這是需要配套處理的部分。對於成立還不夠久的學校(多久算不夠久,是可以討論的),在完全沒有校友的期間,可以有一個「保障」得分;從有校友起,除了前述保障成績外,已經可以參考他校資淺校友的平均表現,作為評鑑參考指標。另一方面,歷史悠久的學校,也會有已經退休的資深校友在拉低納稅平均,所以其實不見得不公平啦。
對喔,已經退休而沒有繼續納稅的資深校友不應該排除嗎?
隨著我國邁入高齡化,其實對高齡者的照護資源只會越來投入越多,這對所有的學校其實是公平的,畢竟越優秀的學校,就應該能培養出對稅收貢獻越長久的校友。當然已經往生的校友就不該計入。
為什麼是看納稅?有些傑出校友成立大公司,養活很多人,應該要算是更有貢獻呀?
我國對公司法人的待遇相當優渥,所以國家已經把錢投入在那些大企業上了(給予優惠待遇,就是減少稅收,其實就是變相的投錢進去),不應該再對學校重複給予優渥待遇⸺如果某間學校的校友,通通都跑去開大公司,學校更應該去向那些校友募款吧。
可是有些傑出校友都不在台灣工作,或者職業沒有登記在台灣,所以繳納的稅款比較少(或者沒有繳納稅款),這樣就會拉低平均納稅金額吔?
如果某間學校的校友都不納稅給我國政府,憑什麼說這間學校的校友對我國稅收有實質貢獻?對學校的經費支出是來自我國政府的稅收,不是外國政府的稅收呀!
可是有些傑出校友當上大公司老闆後,自己只領一元年薪,收入都是公司的,這樣就會拉低平均納稅金額吔?
講實話,這就是避稅呀,如果校友都運用各種避稅手段⸺開公司車、住公司房,憑什麼說這間學校的校友對我國稅收有實質貢獻?既然資產都放在校友成立的法人,學校不是應該向校友成立的法人募款嗎?
可是有些傑出校友都是靠著資本利得,這個沒在繳納稅款的吔?
所以這些校友對國家稅收的貢獻是什麼?
可是有些傑出校友一直欠稅不繳納……
有事嗎?培養出欠稅不繳的校友不該負些責任嗎?
有些科系培養出非常重要的社會成員,例如社工系、文史學院,但是這些科系的畢業生普遍薪資可能不高,導致納稅金額較低,怎麼辦?
這裡有兩個子題要分別面對。其一是,這是「學校」的評鑑,不是「系所」的評鑑,合理來說,學校不會純粹只有「培養出賺不到錢的校友」的科系,所以應該可以平均分攤掉;其二是,如果這些科系培養出來的社會成員這麼重要,為什麼相關行業的普遍薪資會不好?學校為什麼要對這樣的現實狀況置身度外?難道向社會大眾教育這些行業的重要性,不是學校的重要功能與義務嗎?
可是有些學校真的所有科系的校友都不賺錢,例如純宗教學校
呃,我沒記錯的話,宗教法人也不用納稅?而且不是有宗教捐獻嗎?
如果從 A 校開始就讀,卻因為轉學等因素最後從 B 校畢業,要算哪一校的校友?
當然是 B 校,不然為什麼 A 校留不住/B 校要收進來?
從 A 校拿到學士學位,然後從 B 校拿到碩士學位,再從 C 校拿到博士學位,要算哪一校的校友?
都是,有理由不是嗎?
這種評鑑方式好像很……資本主義?
我國目前為止看起來就是走偏資本主義路線的國家呀。如果要走社會主義路線,就可以考慮所有學生的學費全部讓國家出了,不是嗎?

我覺得,如果有充足的決心毅力,中、小學也可以用這一套方法來評鑑啦……

jed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