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電幻物語/All About Lily Chou-Chou
      
      日 2001 35mm Colour 146. 岩井俊二 Shunji Iwai
2002 柏林影展 C.I.C.A.E. 特別獎、 2002 上海電影節評審團特別獎、最佳音樂
2001 紐約影展、多倫多影展、 2002 鹿特丹影展、舊金山影展
金馬影展手冊第 18 頁/影迷嘉年華
日本人一定要把片子拍成那樣嗎?
        關於這部片子,顯然我期待錯誤;我本來讀了手冊上的
        簡介之後,以為他會是某種紀錄片,結果完全不是那樣,
        而是劇情片。
        片子的一開頭(一直到最後)穿插著許許多多網頁上的
        留言;如果妳很仔細「聽」的話,妳會發現不同人的留
        言,會有不同的鍵盤音效(笑);相當細心,很像日本
        人會做的事。(大笑)
        我沒有聽過莉莉周周的音樂,事實上這部片子裡,恐怕
        德布西的音樂還比較多;我猜想這有幾個作用,第一個
        是拿來做為真實/虛幻的對比。莉莉周周還有她的音樂,
        是虛幻的、是夢想的、是遙遠的,但是可以碰觸與悸動;
        Kuno彈奏的德布西則是真實的、是情愫的、是近在眼前
        的,但是卻是膽怯而不敢或不知如何親近的。
        第二個作用純粹是用途上而非抽象性的。莉莉周周的音
        樂,很容易讓人整個沈進去,有點像是我失戀的時候,
        整天只聽碧玉的音樂一樣。這一部片子剛開始的時候,
        莉莉周周的音樂讓我莫名想到碧玉。她們的音樂其實很
        不一樣,不論形式或是內質都是這樣。不過我不知道為
        什麼,就是想到碧玉。
        很巧的是在影片裡,網路上討論的人們,也提到了碧玉。
        難道是她們的歌唱出了甚麼嗎?
        Kuno彈奏德布西的時候,是在默默地接受嗎?她是在療
        傷、面對、沈浸、還是逃避?也許我也只能像男主角一
        樣,站在附近觀看,而不敢親近?這樣的感情,好傷、
        好緊。
        日本的國中生活也是如此複雜而灰暗嗎?其實搞不好台
        灣的國中生也差不多。我不真的活在那個邊緣過,想起
        前幾天看過的「壞胚子」了嗎?一樣讓人很難接受吧。
        這個故事也是非常的傷痛,是甚麼造成了這樣的沈毀?
        妳還能飛揚在天際嗎?光的介質 — 乙太,仍然籠罩著
        宇宙嗎?
        不,這部片子不真的討論到「網路狂潮」。至少我沒有
        看到夠有深度的部分。音樂呢?與其說是音樂狂潮,不
        如說是自己的情緒主導著聽音樂的觀感吧。
        片名以莉莉周周來取,可是誰是莉莉周周?恐怕對於這
        個世代的迷惑困頓,並沒有甚麼決定性的影響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