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1
《助聽器廠牌機種功能對照參考表》及《助聽器廠牌機種功能查詢程式》更新到 1.1.0 版,增加到 22 種助聽器廠牌、2791 種型號,也修正若干錯誤資訊,有需要的朋友請自己去下載使用,有任何意見或勘誤也請不吝回饋,感謝。
除了上述助聽器資訊更新,最近還弄了個新玩具,係根據 1998 年《The National Acoustic Laboratories' procedure for selecting the saturation sound pressure level of hearing aids: theoretical derivation》一文提出的結論,由 500 Hz、1000 Hz、2000 Hz 聽閾推算助聽器應有的最大輸出功率。原文茲引述如下:「The 3FA SSPL prescribed for persons with a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 increases linearly from 89 dB SPL for normal hearing to 107 dB SPL for a person with a 60 dB HL 3FA loss, and then linearly again to 139 dB SPL for a person with a 120 dB HL 3FA loss.」
也就是 3FA 等於或優於 20 dB HL 者,SSPL 應固定在 89 dB SPL;3FA 介於 20 dB HL 至 60 dB HL 者,SSPL 應該按(1600+9×3FA)÷20 計算;3FA 介於 60 dB HL 至 120 dB HL 者,SSPL 應該按(1125+8×3FA)÷15 計算。寫成一個公式其實很容易:SSPL=MAX(89,((1600+9*3FA)/20),((1125+8*3FA)/15))
我按照上述公式製作出 SSPL 處方試算─概念實證版,請有興趣的朋友把玩及回饋。
我目前也一邊邀請助聽器廠商回饋實際銷售選配助聽器時,可符合此公式的比例概況;我的想法是,如果可行的話,也許未來要建議衛生福利部的身心障礙者助聽器補助基準改以下列方式分款分級:
如此分級的用意有二,一是簡化評估時的處方計算,二是讓評估結果可呈現於縣市政府核可函,以利後續效益驗證比對。我另外覺得若採用此種分級方式,其實就不用特別整理助聽器分級表格了,直接要求廠商需提供助聽器聲電分析報告即可採認。
對於上述構想如果有任何想法,更是歡迎交流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