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1,7
話說在前頭,每一隻耳朵都是獨一無二的,就算是同一個人身上的兩隻耳朵也絕非相同或百分之百對稱;所以在此所提到的各種現象或數據,都不見得適用於每一隻耳朵,而僅供參考而已。
再次強調,塞入式耳機對聽覺一定會造成影響,如果可以的話最好不要時常使用;即便是像 Etymotic ER•4 MicroPro™ 這樣的耳機也是一樣,不宜長久配戴。本文的目的在於說明各種使用此類耳機(常常被忽略)的注意事項,包含耳機的保養方法,以及耳朵的保健之道。
Etymotic ER•4 是 Etymotic Research 的知名產品,甚至被譽為「最好的耳塞式耳機」; Etymotic Research 這家公司其實是做醫療儀器起家的,各大醫院耳鼻喉科的聽力室中,就常常可以看到該公司的插入式耳機 ER•3A ,作為聽力檢查的標準設備,由此可知這家公司的專精之處。(當然祇是這樣說說實在是缺乏科學精神,改天我們可以來做做實驗,加以驗證。)
由於 ER•4 配戴時整附耳機幾乎沒入外耳道,因此也有人稱之為「耳道式耳機」,以與一般的耳塞式耳機區隔。當妳初次配戴這樣的耳機時,最明顯的感覺會是「噪音變多了」!這似乎與該耳機所標榜的噪音阻隔效果相左,其實不然;無疑地,來自外來世界中的聲音,在妳配戴了這附耳機時將難以傳入妳的耳內,但是同時,來自妳體內的聲音卻會變得明顯:呼吸、脈搏、吞嚥甚至是肌肉的收縮,都會發出聲音,並以妳的身體為介質傳入妳耳中。
-31,7 +31,7
圖中白色的部分是塞在外耳道內、靠近耳膜處的海綿,目的是為了避免矽膠灌入中耳;至於耳模的顏色則會因灌注的材料而有所不同,各家廠商的顏色均異,從白色、藍色、粉紅色、綠色等都有。圖中左邊那隻是左耳的耳模、右邊那隻是右耳的,要判斷耳模是哪一邊耳朵很簡單,祇要先把外耳道的部分(就是附著著海綿的那端)朝下擺,然後看圓弧部分的朝向即可。
如果我們把耳模按照正常人直立時外耳道會呈現的走向放好,然後從頂頂往底端看去,看起來就會像這樣:
這張圖片是左耳的耳模,圖的左側是腹面、右側是背面。我們可以看到外耳道可以用下圖中的紅線切成三段:
從上圖中的藍色箭頭,可以清楚看出來,外耳道往耳膜的走向是先往背側彎,再往復側彎。所以如果妳拿起 ER•4 就逕往外耳道內塞,可以想見在外耳道的第一個轉彎處就會卡住:
to totem:
那跟我這一篇文章提到的傷害是不同的。所以這樣「總言之」其實是不對題的。然後對於通常狀態的暴露於高分貝噪音的危害來說,其實不同國家、不同組織都訂了不同的參考標準,也不是那麼簡單/單純的一回事。也許有機會再來說說吧。
to nobodi:
對於這一篇裏面所提到的危險來說,覆耳型耳機當然會比較好一些。不過並不表示覆耳型耳機是絕對安全的。
使用剛買的 Shure E3C 耳道式耳機聆聽音樂之餘,正需要這種專業保健的文章來提點啊..
摒除戴法的原因解析、耳機清潔不講,光是睡覺時儘量少戴這點,就與討論區上一堆『放心~戴著睡OK啦』的言論大相逕庭,難怪最近覺得右耳折起來有些疼痛,還以為是睡覺時的戴法有錯呢!
由 Tristan 發表於 January 9, 2006 03:54 PM一般人會覺得不會壓迫到外耳殻,就可以在睡覺的時候戴著,卻忽略了因為睡姿可能會改變外耳道形狀,而產生另一種傷害。
的確,如果對於睡覺的時候可以四平八穩躺得好好都不會翻身的人來說,戴著這類耳機睡覺似乎並不是太怎麼樣的事。
由 Jedi 發表於 January 9, 2006 06:06 PMJedi, 你好
我把你的文草轉貼在下面連結的網址:
http://www.mingo-hmw.com/phpBB2/viewtopic.php?p=172481#172481
我的耳呀
就是SHARE E3C用太久
出門走路只戴那副E3C
不到一個月耳朵裡就開始痛了
我想如果要再選的話...我不會選耳道式的了XD
blog主會介紹這篇文章,想必一定也是耳道式耳機的使用者,才會如此注意耳道式耳機.最近我也要購入 WESTONE 的 UM1, 人稱最重視舒適度的耳道爾機品牌.
我想, 耳道式耳機, 是很多受不了外界噪音, 也不喜歡把音樂音量放很大聲的聽者最後的抉擇. 如果像我平常就有使用 3M 橘色的泡棉耳塞的人, 這樣平常就塞耳塞(普通的耳塞,不是耳道耳機), 對聽力也會有影響嗎, 對耳道內的健康也會有影響嗎 ?
恩... 我想, 這是一個還可以繼續討論下去的問題吧... ^^
由 Amy 發表於 March 22, 2006 05:48 AM好文!对我很有帮助,谢谢!
转贴到耳机俱乐部论坛,希望有更多的人能从中受益。
http://bbs.headphoneclub.com/read.php?tid=80976&page=e#a
紧急啊 !!!!
老兄,上面的外耳道走向图是从哪里弄来?
我觉得应该是右边的外耳道,而不是你所说的左边。外耳道的走形是前内,内上,再后内下
關於Jedi提出的這個問題
最近ASHA也開始重視囉
可以上它的listen to your buds網頁
http://www.asha.org/listentoyourbuds
裡面除了要我們限制聆聽時間 限制音量以外
重要的是要UPGRADE我的的耳機
我覺得降噪耳機是不錯的選擇
可以參考BOSE的網頁
它出的耳機是採用Phase Cancellation的方式呢
不會影響音質 只針對持續的噪音作消除喔
http://tinyurl.com/kstw4
我很久以前也買過一支 Sony NC-11 啊,記得某些實驗室有自己做的,大約 10 美元就可以買到。
說真的,說不會影響音質絕對是騙人的;那一類的耳機當然有其擅長,但是也有其限制,不過我想之後有空的時候,我再來寫一篇探討吧。
如果有辦法的話,不要用耳機還是比較好的。
由 Jedi 發表於 September 22, 2006 11:43 AM真是很好的文章
我自己也有一隻ER4P,是隻不可多得而且音質難以挑剔的耳機
不過針對文章細節我有幾點疑問想請教一下
我所知道聽覺系統物理機制上的保護似乎只有三小聽鼓上的鐙骨肌反射,鐙骨肌會收縮減少聽骨傳到耳蝸的能量
而鐙骨肌反射機制目前已知好像只有兩種情況下會啟動,一個是當突然有很大的噪音的時候,另一個則是要開口說話的時候
而似乎這機制在一般生活音量是不作用的
那耳道式耳機戴上後感覺到的聽覺變靈敏會不會只是因為外界雜音遮蔽效應的減少?而使我們可以注意到平常難以注意到的一些小聲音?像是由身體軀幹骨骼直接傳入三小聽骨的聲音
這一個小疑問想請教一下囉,當然以預防的觀點我是絕對贊成使用上一定要注意聽覺保健
百忙之中還煩請幫忙解或囉,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