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致力於本土化 (Localization) ,而 Schee 則致力於國際化 (Internationalization) 。但是當我看到 Schee 寫的那一篇「開始要外文 blog 了嗎?」時,我不禁想著看似簡單卻不是那麼容易的另一回事……
當我在向其他人介紹「網誌 (Blog) 」這回事時,我總是會用 Google 的搜尋來當作一個強而有力的示範,展示出良好架構對於站台知名度的加成效果。
然而無可置非地,國際化確實纔是把本土東西推上國際舞台的大手。就內容處理上,大可以中英對照地書寫;但是介面上呢?在同一個頁面上同時顯示兩種語言的介面,其實會把頁面弄得過於「骯髒」,我想到的作法是再加做一份以英文為主的模版,這樣每次有新文章的時候,就會同時更新兩邊的內容。
這樣子聽起來不壞,唯一的缺點就是會佔掉兩倍的靜態檔案空間。且讓我先來試試看好了。
Posted by Jedi at April 21, 2003 03:46 AM | TrackBack (0)但是我每次發文,好像都不會出現在 http://blog.elixus.org/ 左邊的side bar。請問問題出在哪?
Posted by boogieman at April 21, 2003 11:08 PM這份文件:
Help with creating a multilingual site
與
RFC 2616
與這個
HTTP
to 彭建翔:
謝謝你提供的資訊;不過我的問題在於我想不出在不修改 MovableType 程式碼也不額外安裝外掛模組的前提下,簡易地做出/呈現雙語頁面的方法。
Thanks for the information. My problem is that I don't know how to makeup/present bilingual webpage while neither modify source codes of MovableType itself nor install plugins for MovableType.
恩,如果我是外國人的話,會看不懂中文。
對我來說,可能文章是兩行字,
(就如同中東人把阿拉伯文和中文放在一起一樣)
但對看得懂中文的人
來說,就是一行字。
也就是外國人會把中文與英文視為完全不同義的兩段字。
基本上 HTTP 協定已經有對這個問題所有討論。
HTML 也提供相對的支援,伺服程式也有實作程式
除了提供 Content-Language 標頭外,
html 標記加上 lang 與 xml:lang 屬性
a 標記加上 hreflang 與 charset 屬性
伺服程也容易設定網頁導引。
Posted by 彭建翔 at April 25, 2003 03:04 PM我看過一個英/法文網誌﹐內容分英文、法文兩欄。這樣的設計不錯。
網址:http://merdeinfrance.blogspot.com/
Posted by michelle y. at April 26, 2003 01:04 AM這樣是一種解決辦法。
我想國際化的意思應該是讓更多人了解這個 BLOG 的理念,或想法。
(我最近想寫一本書,第一章是介紹網路無障礙,第二障有提到 BLOG,第三章是多國語言網站)
那麼只有英語可能是不夠的。
也可以讓對岸、日文、或韓國這些文化有相關的人也能了解。
netscape devedge 是一個多國語言網站的例子。
只要在由瀏覽器在偏好的地方設定一下。
可以看到英文(Accept-Language:en,ja)
或日文(Accept-Language:ja,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