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人生] 告別演唱會之《維基百科我也會》桌遊 / Wikipedia: The Board Game


這大概是我最後一次演出,於是我製作了(大概是)全世界第一個以維基百科為題材的遊戲。故事要從一年前說起……

一年前的某一天,有個原力相當強大的朋友跑來找我,跟我聊了一些事,主要的方向是在於如何培養下一代小朋友的「資訊素養」。這並不是個清晰、簡單的題目,我們花了一整個下午討論;席間聊到了光是「從維基百科查資料」就有很大的學問,包括圍紀(Wiki,或云網頁共筆)式系統的特色與優缺點、為什麼美國有些州明訂學生作業不得採用維基百科作為參考文獻、著作權與公眾授權等,每一點都可以花上非常多時間。尤其若打算讓小孩理解這些事,所需的背景知識將異常龐大,絕非容易的事。

這位朋友目前任職於某研究基金會,該基金會寒暑假都會舉辦營隊給小孩參加。去年暑假時,朋友詢問我是否願意就這些想法,實際設計一些課程來教營隊課程,但很不巧地我當時正在醫院上班,完全沒有辦法騰出空來;去年年底朋友又再次來信詢問,這一次我的時間恰好充裕,便答應了。答應後不久,醫院聯絡上我,打算延攬我成為正職員工,所以我把簽約到職日設定在營隊課程的隔週⸺也就是下星期。

由於這是個寒假冬令營的其中一部分課程,因此我把教學目的設定在最基礎的部份,具體來說如下:

  1. 瞭解及運用 Wiki 共筆式的知識系統
  2. 正確閱讀維基百科的內容
  3. 培養參與編修的態度
  4. 明白維基百科的運用限制

說是要教維基百科,我能想到最糟糕的教法是讓學員實際操作維基百科;次糟糕的教法是讓學員練習任何一套圍紀系統,或者使用 Wikia 提供的服務,因為這兩種教法都只能夠傳授「操作技藝」,很難傳遞「知識」。當時我還沒有仔細想過到底要怎麼教,不過不急。

我通常會在課程前一個月開始備課,因為資訊相關的東西每天都可能改變,而且一些跟課程有關的細節也差不多會在這個時候確定下來;一整天(八小時)之內的課程,大約花費一個工作月(八小時乘以三十天,我假日是不休息的)可以準備妥當,所以我向來都這麼做。總之,在課程的一個月前,確實有了比較詳細的資訊:這次的課程長度總計為四點五小時,分別是營隊第二天下午二點五小時,以及第三天早上二小時;學員約十位(一開始給我的資訊是八位,一週後追加到十一位並確認不再增加),年齡分布從五歲(幼稚園大班)到十二歲(國中一年級)。

這個資訊帶來非常大的挑戰,因為學員年齡的差距超過一個世代,適合國中程度的教案恐怕對幼稚園太難,適合幼稚園程度的教案恐怕對國中太簡單;我需要能一口氣涵蓋 K-12(幼稚園小班到高三)程度的東西。年齡的差距除了影響理解能力外,另一個對教學活動的直接影響是注意力長度。國中程度的學員大概可以接受四十分鐘長的授課,但是專心的時間不會超過二十分鐘;幼稚園程度的學員大概可以接受二十分鐘長的授課,專心的時間則不會超過十分鐘,甚至可能只有每次五分鐘的專注。這意味著我不能採用結構化的教學模式,否則只會獲得一整群心不在焉的小孩,而且得算是我的錯。

於是,我決定師法《全面啟動》:在小孩的潛意識深處植入微小的念頭,讓小孩自己從這個念頭發展出整個價值觀。當然我無法逐一進入每個小孩的夢境中,但是我可以同時把所有的小孩帶到我建構出的平行世界。我可以設計一套模擬真實世界、但是規則相當簡化而明確的遊戲,用「遊戲性」來說故事。

採用遊戲來授課的優點不言自明:所有的小孩都喜歡玩遊戲,我還記得當我年幼時,班上沒有同學不喜歡玩紙牌遊戲,男孩跟女孩也可以一起玩得相當愉快;遊戲可以大幅延長小孩的專注力,幼稚園程度的學員在遊戲中能專注超過一小時,直到因疲勞而想睡為止,堪稱是教學的最佳選擇。

我設計的這個遊戲後來命名為《維基百科我也會》,接下來讓我們來談談這個遊戲。

《維基百科我也會》是一個紙牌遊戲,其「劇情」很簡單:玩家要寫作業,需要查資料;資料不會憑空冒出來,所以要有玩家先寫出著作內容,接著這些內容纔能拿來使用。

遊戲中的著作內容有維基百科跟書籍兩種,這當然是為了比較兩種著作形式的特性;玩家在遊戲中有機會扮演兩種角色:學者與學生,兩種角色的數量比例不同,反映真實世界裡的情況,兩種角色的能力限制與義務也有不同,因此有不同的獲勝策略。玩家之間可以攻擊(破壞著作內容)或防守(修正著作內容),同時亦受到機運因素影響⸺欲採用的內容可能在最後一刻發現錯誤,判定方式為擲骰子,兩種著作形式的出錯機率不同,這也是在反映真實世界。每一局遊戲結束後,玩家扮演的角色都會重設,每一局的角色對奕情況都有可能改變,讓玩家謹慎挑選手中保留的牌型,也使遊戲更為平衡。

《維基百科我也會》是個具有可擴展性的遊戲,一組遊戲由兩位玩家進行,疊合兩組遊戲則可擴展至四位玩家,最多可以疊合四組遊戲、達八位玩家。擴展後的遊戲採對家同組計分,遊戲性與單純兩位玩家時又有不同,可以模擬出複雜的社群互動。

《維基百科我也會》的紙牌圖案以及盤面卡片設計採用簡單的幾何圖型,完全不用文字,玩家的語文能力不會成為玩遊戲的限制,若要把遊戲移植到其他國家/語言也很容易;我在紙牌以及遊戲板面上運用色彩編碼,使遊戲規則變得更清晰,而且色彩也能成為直達潛意識的捷徑,擴大植入念頭的效果。

就跟《全面啟動》很像,我在這個教學中總共建構出四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粗略的維基百科介紹,第二個層次是遊戲劇情的介紹,第三個層次是遊戲中採用的色彩與圖型,第四個層次是遊戲性。學員花最多時間在玩遊戲,從中「感受」到的念頭會「砰」地彈回色彩與圖型的暗示,再「碰」地彈回遊戲劇情,再「碰」地彈回對維基百科的概念,最後「碰」地彈回現實世界的認知,就是所謂的「資訊素養」了。

雖然遊戲本身完全不用文字,深入潛意識植入念頭卻需要些準備工作,於是我撰寫了一份約五千五百字的遊戲手冊,以及一份約六千兩百字的教學指南,這兩份文件隨遊戲附上,是整個教案不可或缺的部份,前者詳細說明遊戲規則,以及遊戲後的「課後習題」,後者則提供習題解答、說明遊戲設計、提供接續教案。畢竟這是我的告別演唱會,我很期待其他人能夠利用這些文件,把這個遊戲延續下去,甚至進一步加以改進,或根據不同的學員族群特性,繁衍出各種變化版本。

我一開始設計《維基百科我也會》時,幾乎是在腦海中把自己分裂成多個人格互相對話;運用手邊現有的材料製作出快速雛形後,馬上找家人進行走廊測試(就是試玩啦),接著再根據測試結果修改,儼然就是敏捷開發的樣態。屢次修改之後,遊戲已經比最初的樣子簡化許多,玩起來更流暢、直觀;刪掉的部份也沒有白費,我後來寫回教學指南內,作為進階規則,或者日後可以製作「資料片」掛上。

最後的開發成果仍然有幾處死胡同,遊戲可能在少數幾個發生率不高的情況下卡死,沒有任何人能得分;這些死胡同並沒有繼續「修正」,因為他們很巧妙地反映出真實的世界,這些情況確實在現實世界的維基百科中發生著。他們是特色而不是瑕疵。我決定刻意不在遊戲文件中提出這些情況,要是學員真的走到這個局勢,正好是可以暫停遊戲、讓大家好好思考、討論的契機。

最後要量產時(我總共要製作出六套),又有製程與成本的考量,我實際採用的生產方式如下:

  • 角色牌使用 BICYCLE 牌 N1-9009 紅色背空白牌
  • 其他紙牌使用 BICYCLE 牌 N4-9009 藍色背空白牌
  • 牌面採用鶴屋 L5170(編號 56,50.8mm×70mm,15 格)A4 電腦標籤,以彩色雷射印表機套印
  • 牌面卡片由 7-ELEVEn 印製在 160 磅 A4 特殊紙張
  • 遊戲手冊及教學指南由 7-ELEVEn 印製在 80 磅 A4 普通紙張
    • 將 A4 U 型文件夾裁切成 A5 尺寸後再裝訂
  • 大顆骰子從台隆手創館
  • 計分方塊是從玩具反斗城買多米諾骨牌補充包(SKN# 929018)
  • 外盒是從誠品風格文具館購買的 A4 雲彩花紋扁盒
  • 空白小冊子是從書局購買天鵝牌空白數學作業簿,小心拆掉封面

本週實際授課時,為了能夠與營隊中的其他課程銜接得更好,我從第一天中午就開始參與,實際取得第一手資料,知道學員在上我的課之前,學過些什麼東西。第一天下午的課程是教導植物及植物種植,第二天早上的課程是教導說話、立論技巧,這兩段課程對我都很有幫助:前者可以作為第三天早上課程的嵌入內容,後者則可以讓我延續「說服力」的說法,來闡釋抽象難解的「信譽(Credit)」概念⸺這個正是《維基百科我也會》的分數意義。

不過還有個變數是我先前沒有料到的。我最早規劃《維基百科我也會》時,是以總共八位學員為前提來規劃,我盤算著讓學員兩人對戰,接著四人對戰,再來八人對戰;稍後我得知學員人數增加到十一人,遂變通成由一位小隊輔湊成十二人,然後兩人對戰、四人對戰、六人對戰。不過到了營隊地點後,赫然發現場地空間不夠大,無法同時開出這麼多場,最後是以三人為一組,其中兩人對戰,另一人負責洗牌及發放計分方塊,分出勝負後輪流,讓三人彼此均有對戰經驗。如此把六場縮為四場,代價是雙人對奕花掉更多時間,最後只好跳過四人對戰,直接由學員中選出六人進行六人對戰。六人對戰的遊戲也來不及比出勝負,只好改以時限中最高分組判勝。

第三天早上的課程中,我則先帶領學員複習前一日遊戲中的體驗(其實就是我打算植入學員潛意識的念頭),接著將預先印出的維基百科條目畫面,以及空白小冊發給學員,帶領學員把維基百科內容編輯成書,這是我列在《維基百科我也會》教學指南中的延伸教案,細節在此不贅述;我選用的維基百科條目分別是較長的〈生態學〉及較短的〈紅鳳菜〉,這是為了搭配營隊第一天下午的課程,長短兩份則分別提供給小學以上的學員及幼稚園程度的學員。

課程中有許多驚喜,小孩在剪貼當中各自展現不同的美感,沒有任何兩個學員用了相同的方式詮釋這項作業。有些學員對於細節的掌握更是讓人驚訝⸺我故意不多說,祇給出很模糊的方向,讓學員自行推測與判斷,結果幾乎所有該注意的地方,都有幾位學員注意到了,這個年齡層的小孩只有對「讀者回函」跟「版權頁」這種很不直接與內容相關的部份,需要較多的指引。

然而很可惜地,由於剪貼操作的時間也比我預期的長,我沒辦法好好地跟每一位學員分享大家的設計,這是我此次課程的遺珠之憾。要是有更充裕的時間,這絕對是可以深入發揮的練習。

整體來說,我的退隱代表作「《維基百科我也會》教學」我自己打 80 分,我相信我植入的念頭很成功,但是整個教學還有改進空間,我太高估學員的速度,沒有留下足夠的緩衝時間。如果有人打算拿我的教案去用,請切記分配更多時間在討論及分享上,我相信你跟你的學員都可以從中獲益良多。

最後,提供《維基百科我也會》的各種檔案,給有興趣的人使用:

  • 遊戲手冊(PDFDOCX
    • ibon 列印用黑白部分 PDF,請在 ibon 選擇兩頁印於一張紙上,請注意這個檔案內含兩份內容
    • ibon 列印用彩色部分 PDF,請在 ibon 選擇兩頁印於一張紙上
  • 教學指南(PDFDOCX
    • ibon 列印用黑白部分 PDF,請在 ibon 選擇兩頁印於一張紙上
    • ibon 列印用彩色部分 PDF,請在 ibon 選擇兩頁印於一張紙上
  • 紙卡(PDFVSD
    • ibon 列印用 PDF,請在 ibon 選擇特殊紙張
  • 牌面(PDFVSD
    • 套印用檔案(PDFDOC
  • 「生態學」練習用畫面 PDF
  • 「紅鳳菜」練習用畫面 PDF

上述所有提供的內容一律採用與維基百科相同之授權方式釋出:創用 CC 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或更新版。雖然我提供的檔案內容都沒有加上我的署名,但任何改作或商業使用時請務必加註「原始遊戲設計:Jedi」及本篇文章網址 https://jedi.org/blog/archives/006101.html 或連結資訊,感激不盡!

註一:遊戲手冊封面圖片取自 https://ten.wikipedia.org/wiki/File:Wikipedia_mini_globe_handheld.jpg,原作者 Lane Hartwell,亦採創用 CC 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授權釋出。

註二:我知道有個 The Wiki Game 利用維基百科來玩遊戲,但我不認為那可以算是「以維基百科為題材的遊戲」。

jed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