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打鍵盤]

現在的人做翻譯,常常一個不小心就會寫出「不像中文的中文」,因為力求每個英文字都要翻譯成中文,導致寫出了「用中文字拼湊出來的英文句子」,也就是句法上還是英文。也由於西化(也有人會說這是「崇洋」)的風氣盛行,甚至有不少人覺得就是要忠實呈現英文句法、能夠看中文句子就知道原本的英文寫什麼,纔能算是好翻譯。(這樣的話,讀英文就好了,何必翻譯呢?)

在許多常見的陷阱當中,有一個看似簡單,卻十分難掌握的字:「和」,也是許多譯者容易出錯的地方。尤其是在一些英文的法律文件(或授權條約文件)當中,會出現這樣的用法:

... A and/or B ...

許多譯者沒想太多,就照著翻譯成:

……甲及/或乙……

或者是稍微白話一點的,翻譯成:

……甲和/或乙……

也有展開成這樣的:

……甲和乙,或者甲或乙……

這種翻譯你拿出來念念看,有人這麼說話的嗎?認為必須要照這樣翻譯的人,多半是覺得這個英文原文的寫法看起來很謹慎而精確,覺得也必須要這麼精確的翻譯;既然要精確,讓我們來仔細看看這個原文到底是什麼意思。

英文的「... A and/or B ...」也是個有陷阱的用法,因為這裡的 and、or 並不全然是我們在數學課本講邏輯關係的時候,所學到的那個 ANDOR。讓我們畫圖來說明好了:

首先我們有個母集合:
母集合
在母集合當中,有個 A:
A
然後有個 B:
B
我們可以馬上得知「非 A」(數學課本上會寫成「~A」):
~A
以及「非 B」(數學課本上會寫成「~B」):
~B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 A and/or B ...」,把中間的 / 展開可以得到「... A and B / A or B ...」,也就是「... (A and B) or (A or B) ...」,稍微跟數學邏輯熟一點的人馬上會想:「A 跟 B 的交集,與 A 跟 B 的聯集取聯集,這不就是 A 跟 B 的聯集嗎?為什麼不直接寫『... A or B ...』就好了呢?」

有點混亂嗎?來看看圖。「A 跟 B 取交集」(數學課本上會寫成「A AND B」):
A AND B
「A 跟 B 取聯集」(數學課本上會寫成「A OR B」):
A OR B

原來是這樣的:書寫正常人閱讀的英文句子時,如果寫了「A or B」,語意上暗示著「如果是 A 就不會是 B,是 B 就不會是 A」,也就是說,其實是「『A 除去含有 B 的部份』or『B 除去含有 A 的部份』」的意思,即「『A 跟非 B 取交集』跟『B 跟非 A 取交集』取聯集」。

一樣來看看圖解:「A 跟非 B 取交集」(A AND ~B):
A AND ~B
「B 跟非 A 取交集」(B AND ~A):
B AND ~A
前述兩者取聯集:
(A AND ~B) OR (B AND ~A)

因此,這樣的結果再跟「A 跟 B 取交集」取聯集後,纔會等於 A 跟 B 取聯集的結果。繞了一大圈,真正的原因是邏輯上的 OR 跟日常用語中的 or 不相等的緣故,所以為了表達 A 跟 B 的聯集,纔會寫出「... A and/or B ...」這樣的東西來。

精確理解這段原文要表達的意義後,終於可以來想想看要怎麼翻譯成中文比較好。在傳統的中文(也就是沒有被西化的中文)裡面,表達兩個東西的聯集用的字眼就是「」,所以「... A and/or B ...」真正合適的譯法應該要是「甲和乙」。

中文程度較差的讀者會因為受到西化影響,又產生另一個疑問:「『和』不是『and』嗎?『and』不是『交集』嗎?為什麼會變成聯集呢?」

因為,翻譯從來就不是一個字對應一個字的固定函式,中文表達「聯集」的時候用「和」,表達「交集」的時候則是用「且」;至於把「and」翻譯為「和」的時機,則是跟前述的邏輯脈絡無關的列舉用法,像是把「master and apprentice」翻譯成「大師和學徒」(這時候沒有人會解讀成「大師跟學徒取交集」吧?)

不過就算是在這個「列舉」的用法之中,「和」仍然是個翻譯時常常誤用的字。主要的誤用情況是在這樣的英文原文中:

A, B, C, D, E, F, G, and H.

很多譯者非常喜歡把那個「and」翻譯出來:

甲、乙、丙、丁、戊、己、庚、和辛。

或者是譯成:

甲、乙、丙、丁、戊、己、庚和辛。

這也是個西化過了頭的結果,中文在這邊不會沒事多加個字;最簡單、明瞭的參考實例是以下這段順口溜:

一棵樹上七樣果:蘋果、桃兒、石榴、柿子、李子、栗子、梨。

試試看,把那個「和」加進去,這還溜得起來嗎?所以「A, B, C, and D」應當要翻譯成「甲、乙、丙、丁」。

jed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