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打鍵盤] 淺談網頁親和力方針

這一篇是我給自由軟體鑄造場電子報的稿件,刊登於第七十五期。

淺談網頁親和力方針

從本期開始,我們將用幾期的篇幅來研究跟網頁親和力有關的一些事情;本期首先就要來談談有哪些指導方針與網頁親和力有關,以及他們各自著重於網頁親和力的那個部分。

網頁親和力的重點在於網頁的實際內容,而親和力則是這些內容是否容易被接觸、被取用。這聽起來跟網頁可用性很像⸺網頁的介面是否便於操作,讓使用者順利獲得其所需的資訊,或者是完成其所欲進行的目的;雖然親和力與可用性都是在設法讓使用者能更容易取得內容,但是兩者的切入角度卻是不同的。簡單說來,可用性會影響到所有的人,不論其主觀、客觀狀態為何;而親和力祇會影響到特定的部分使用者,或者是處於特定環境中的使用者。

當然啦,怎麼樣纔叫做「特定的部分使用者」其實是個很弔詭的問題,而且沒有任何永遠有效的判定方法,祇能夠根據情境來推論及決定。舉例來說:使用中文撰寫的網頁內容,顯然祇有懂中文的人纔能看得懂,但若要因此主張「不懂中文的人就無法獲得任何此網站上的資訊」,而說所有用中文撰寫的網站都不夠具有親和力,顯然是不對的。但是如果覺得「既然可以把網頁的閱讀情境限定在使用中文的環境,那麼也可以把網頁的閱讀情境限定在用眼睛看的環境」,而把視力不佳的讀者排除在外,這顯然也是不對的。

到底應當如何判定某個元素的影響是全域或局部性的,以及要如何合理合宜地設定網頁的使用情境,其實都是門大學問;尤其對於一般的網站至作者或主事者來說,最困難之處恐怕在於⸺根本不知道的世界,就設想不到。本地論述人機介面、使用流程、網頁可用性的書籍已經不多了,深入去探討網頁親和力的的則連一本都沒有,即便在研考會開始推行「網頁無障礙規範」(註:我們下一次就會談到網頁親和力與網頁無障礙間的關係)之後仍舊如此,足見這個問題尚未激起充分的重視及意識。

這講下去會沒完沒了,所以先讓我們回到這次的主題:網頁親和力的相關指導方針。就網頁的使用週期來說,至少有三個環節會跟親和力有關:網頁的製作、網頁內容本身、處理網頁內容,因此 W3C WAI 就為這三個環節分別制訂了三套方針:編撰工具親和力方針 (ATAG)、網頁內容親和力方針 (WCAG)、用戶代理者親和力方針 (UAAG)。在這三套方針當中,最為核心的部分是 WCAG, WCAG 規範著網頁內容的表達應當要兼顧哪些細節、要如何建構語意,接著以此為基礎, ATAG 規範著編撰網頁的工具必須協助網頁作者能容易地製作出符合 WCAG 規範的網頁,並且這個工具本身也要具備親和力;另一方面, UAAG 則是要規範各種用戶代理者如瀏覽器、媒體播放裝置、螢幕閱讀器、列印及顯示器等,要如何正確表達出符合 WCAG 規範的網頁內容、如何讓閱聽人能夠掌握網頁中的脈絡及語意。

除了上述的三套方針之外,為了讓網頁親和力的評估結果有個標準、可互通、可延展的格式, W3C WAI 也發表了一份「評估及報告語言」 (EARL)。 EARL 跟 ATAG 都會涉入網頁的編撰作業,也都奠基於 WCAG 的實做。

在這樣的架構下,其實我們也可以看出,網頁親和力其實是個很大的領域,包括網頁編輯器廠商、網頁瀏覽器廠商、各種多媒體製作及播放軟體的廠商等,通通都在其涵蓋之下;換而言之,此刻我們必須面對現實:網頁親和力還沒辦法徹底落實,這個領域之中還有太多等待眾人努力之處;而且網頁親和力的努力是永無止盡的⸺永遠都還可以更好、永遠都還有改進的空間。及早明白並認清這一點,將對網頁親和力的早期規劃有所幫助,將資源做更好的分配。

隨著全球資訊網日益發展,許多事情又變得跟以前很不同。例如 Web 2.0 的重要精神「網頁即服務」 (Web as Service) 就打破了以往網頁僅單向地提供資訊的目的,搖身變成如應用程式般的互動介面,在 DHTML、 AJAX 等技術的加持下,網頁的更新、呈現等早已不適用 WCAG。為了反映這樣的科技演變, W3C WAI 也推出了一個「親和富饒的網際網路應用程式」 (WAI-ARIA) 套件,協助開發者使用這些花俏技術的同時,也能夠保有網頁的親和力,讓資訊真正能傳達到讀者心中。

這些指導方針很多都還在草案階段,還沒有拍案定論,但是我們對親和力的認識及努力卻已是片刻不容緩。這也是我開始撰寫這一系列文章的原因。下一期,我們將來談談跟親和力最有關的人們,以及一些更不容易釐清的偏見。

jed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