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打鍵盤] 從 STS 開始

上一週我參加性別與醫療科技研討會,這個研討會顯然最早是由 清大的 STS 所發起的。不瞞您說,我參加這個研討會有一半是為了要去看看 STS 看事情的角度以及敘事風格。

從這裡作為出發點,我們還可以繼續討論下去。前一陣子, macpaul 跟我提到了教育部生命教育學習網,這是個號稱「提供給老師們使用」的地方,中心信念是關於生命與感恩。目前這個網站似乎還沒有正式對外宣布,所以上面除了 test 之外大概也找不到其他的發言。但是妳知道嗎?我總覺得會前來使用的人恐怕不多。

這跟前述的 STS 都牽扯到所謂「社群的建立」。我覺得這兩者都把社群的建立實做成「由上而下」的歷程;也就是先畫出一個框框,宣示說「這個框框裡有興趣的議題是甚麼跟甚麼,所以誰跟誰就是屬於這個框框裡的人」,然後很一相情願地去認為人們就會對號入座,自己跑進來參與。

可是人與人之間的集結真的是這麼來的嗎?或者我們可以問說,妳是先決定跟隨哪一個黨派,然後才去學著接受那一個黨派的(政治或任何)理念嗎?事情顯然是相反的,社群的凝聚顯然是「由下而上」的。也就是說,是先有一群人,各自發展並且表達自己的觀點與信念,然後才因為她們之間的相似性及可對話性(、可溝通性)而湊在一塊兒,當這群人持續地集結,形成一種默契、一種氛圍,開始有了固定的聚會時間、地點、形式的時候,我們才說這是一個社群。

那麼,社群有所謂「虛擬」與否嗎?這實在是很弔詭的問題;「虛擬」的對等形容詞是「實體」,「實體社群」則有兩種不同的解讀:「存在於實體世界的社群」跟「實際存在的社群」。那「虛擬社群」呢?與第一種解讀法相對應的話,就是「不存在於實體世界的社群」;我不解讀成「存在於虛擬世界的社群」是因為「虛擬世界」這個用法不真的正確,或者說通俗所謂的「網路上的世界」不應該當作是「虛擬存在」的世界,而應該看做「實體世界的延伸」。那麼這種解讀方法顯然不適用,因為這類「以網路為媒介成形的的社群」確實是存在於實體世界(的延伸部分)的。

與第二種解讀相對應的話,就是「不實際存在的社群」。這顯然更不對,因為這樣的社群的存在性乃是不容質疑的。嚴謹的來說,它可能會轉型、可能會消失,但在它存在的那一刻,它就是實際存在,只是媒介與妳所熟知的其他社群可能不同而已。

從以上兩個角度來看,「虛擬社群」都是一個尷尬的用語;所有妳所謂「虛擬社群」都「不是虛擬的」。所有世俗所謂「虛擬社群」的運作,都跟妳概念裡所謂「實體社群」無異。

讓我們回到社群。因此任何「預設立場」的培植社群運動,都是令人尷尬的。合宜的作法是提供足夠的自由度跟靈活度,讓使用者可以自由更改風格,又讓使用者可以從各自的角度出發(而不是只能針對預設好的特定主題);當這些使用者的話題達到某種默契,自然會形成社群。這跟那種一相情願要讓人對號入座的作法,絕對有著天壤之別。

此時此刻,藝立協部落格群正是在推動這這麼樣的活動,提供使用者更多發展自己的可能性。

妳今天部落格了嗎?

jed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