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涵養] 硬體產業?

硬體產業和軟體產業,都很容易被混為一談,統稱為資訊產業。但是本質上兩種東西相差甚遠。我會把硬體產業視為傳統重工業的延伸,而軟體產業則是手工業或者是服務業。

這和聽力學有甚麼關係?關係大著了。

玩聽力學的人可以分成兩個圈圈:玩硬體跟玩軟體。這邊的硬體是泛稱的硬體,其實囊括了像是「電子電路」、「生理病理」(對,生理病理是「硬體」而非「軟體」)。而軟體則是指稱攻到「法規」、「社福」那邊去的。妳當然可以不同意這樣的分類方法,這是我一相情願的分法,不過至少看這一的時候請妳暫時按著這樣的分法讀下去。

軟體產業恐怕是真正「沒有成本」的產業了。只要妳有想法,就可以闖蕩天下,找尋肯資助妳、為妳撐腰的力量。然而硬體產業卻有著一定的門檻;不管你要做哪一方面的延伸產業,都得顧慮到市場(消化掉妳的生產力的能力)、顧慮到軟體產業的配合(驅使市場產生或擴大的能力)。

這裡妳馬上可以看出來,軟體和硬體產業其實是相互依賴的;空有軟體沒有硬體,猶如只有而沒有;空有硬體沒有軟體則是空有而沒有。然而身為「開發中」的 whatever(國家?),哪裡才是好的開始點呢?

這陣子台灣的股王都是所謂的晶元代工產業(至少我印象中還是這樣)吧,「代工」確實是引進新興硬體產業的良好開始,因為可以讓生產者不需要考慮所謂的市場門檻 — 或者說可以輕易開拓疆土。然後才是開始累積技術跟推出自有品牌。

我過去曾經想過自己做晶片或類似的事情。原因相當單純,因為中外語音特徵並不相同,沒道理用相同的數位訊號處理方法就能夠達到相同的最佳化。我的讀書計畫上就是這麼寫著的,妳看多麼正當啊!

但是後來我(好像不是從任何事件中)得到了一個想法:做出來給誰用?如果一國之百姓不能夠明白「我們為什麼需要籃球鞋」,那麼一開始就貿然推出自有籃球鞋廠牌恐怕全然無用。

也就是這麼一個單純的想法,讓我大幅度跳躍,從很硬的技術人員觀點,突然渴望地想要去碰觸思想性的議題。因為,要建立起全民共同的共識與期待,在這個時候大家才有辦法把生產力投注到硬體或其他硬性科技的發展上。

技術從來不是問題,問題都出在於用法上。

當然我不是說我們不需要「厚植產力」,但是其實我看不出來當一國的基礎(科學)教育變成現在這樣的時候,人們一心求速成求快,我們真的能夠厚植出個甚麼來嗎?

以上同時也就是我今天決定不把時間花在顯然會冗長而且無意義的會議上的原因。

jedi.org: